在工作中,爱嫉妒的人常常会诋毁别人的成绩,心中充满唯恐被别人超越的苦恼,身心备受双重煎熬。同时也会使人变得消沉,或是充满仇恨,这样他距离成功也就越来越远。
魏国有一名大将叫庞涓,他指挥魏军打了不少胜仗,自以为是了不起的军事家。可是他心里明白,他的同学齐国人孙膑,本领比他强得多。据说孙膑是著名的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只有他知道祖传的13篇兵法。
庞涓妒忌孙膑的才能,他居心不良,安排了一条陷害孙膑的诡计。他向魏惠王(魏国国君)举荐孙膑,魏惠王很高兴地派人请来孙膑,共议国事。孙膑的才华处处显露出来以后,庞涓在魏惠王面前诬陷孙膑私通齐国谋反。魏惠王大怒要杀孙膑,庞涓又假意讲情,结果孙膑被治了罪,剜掉了双腿的膝盖骨,成了残废。
后来孙膑知道了这是庞涓的诡计,一怒之下,烧掉了即将写成的兵书,装成疯癫,麻痹庞涓,再设法逃脱虎口。
恰好齐国的一位使臣到魏国办事,偷偷把孙膑藏在车内,混过了关卡,带到齐国。
齐国国君十分敬重孙膑,想拜他为大将,孙膑极力推辞:“我是个受过刑的残废,如果当了大将,众人会笑话的。”齐威王就让他作军师,行军时坐在有篷帐的车里,协助大将田忌作战。
在孙膑的策划下,齐军连打胜仗。公元前342年,庞涓带魏军攻打燕国,田忌、孙膑率齐军救燕。但孙膑指挥军队不去燕国,而直接攻打魏国。
庞涓得到情报,忙从燕国撤兵赶回魏国。路上庞涓观察齐军扎过营的地方:第一天的炉灶数,足够10万人吃饭用的;第二天的炉灶数,够5万人吃饭用的了;第三天的炉灶数,只够3万人吃的了。庞涓放了心,笑着说:“我就知道齐兵都是胆小鬼,到魏国才3天,10万大军就逃散了一大半。”他下令急追齐军。
魏军一直追到马陵(现河北省大名县东南),天渐渐黑了,马陵道在两山之间,路很窄,两旁都是深涧。这时,有士兵报告:“前面山道都用木头给堵住了。”庞涓急忙上前去看,果然如此,只有一棵大树没被砍倒,大树上还有一大片树皮被砍掉了,上面好像还写着字。庞涓命人拿火把来,借火光一看,他大惊失色,原来上面写的是“庞涓死于此树下”,落款是“孙膑”。庞涓想撤兵已来不及了。这时四面杀声震天,不知有多少支箭一齐射来,齐军已把魏军团团围住了。庞涓身中数箭,他已无路可走,就在树下自刎了。
原来孙膑使用诱兵之计,一路上造成齐军逃散的假象。他料定了庞涓会在追到马陵,早在此处设下了埋伏,他吩咐士兵:只等树下火光一起,就一齐放箭。
孙膑的名气传遍了诸侯国,他写的兵法一直流传到现在。
世上找不到没有嫉妒的人,几乎人人生活在嫉妒之中,事实上,嫉妒已成了现代社会的人们的一种常见病——因嫉妒而丧失了友情;因嫉妒而犯了自己所未曾预料的罪过;有时自己感觉到了正在嫉妒,却又无法抑制,因而感到烦恼万分。
当嫉妒发生时,嫉妒者往往会有意地使之演变为直接的攻击行为,散布谣言、制造诽谤、密告对手,使之遭到打击和失败,甚至演变为伤害、杀人等暴行。这种攻击行为轻则遭到别人的谴责,使自己名誉扫地,重则受到法律的处罚。嫉妒是阻碍人们成功的一大心理障碍。那么,该怎么改变嫉妒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呢?
(1)承认事实,变不服气为立志气。面对别人的成功,我们应该承认别人的长处,虚心向别人学习,吸取别人的长处,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2)正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正确看待人生价值。嫉妒心重的人往往心胸狭窄,患得患失,他们总是把许多宝贵的时间花在嫉妒别人的成功上去。这种类型的人在认知上存在偏差,常常将失败也归于别人,只希望众人都庸庸碌碌,自卑的心理才能平衡。
(3)克服性格上的弱点。一般地说,虚荣心强、好出风头的人嫉妒心重,因此,加强自己性格上的塑造,逐渐形成不图虚名、只求成功、心胸开阔、乐观豁达等性格特征,才是防治嫉妒心理的根本。
(4)允许别人超过自己。要知道与别人过不去,只会是两败俱伤。在心里要豁达地容下其他能人,与能人和平相处,共图事业。
(5)学会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不断提高自己,力求改善现状,才能比别人做得更好。
培根曾说:“每一个埋头沉入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功夫去嫉妒别人的,能享有它的只能是闲人”。但愿我们从事业中实现自我升华,以驱散人生道路上的乌云——嫉妒心理。
【工作禅】
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颗平静和睦的心,切不可心怀嫉妒。俗话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别人有所成就,我们不要心存嫉妒,应该要平静地看待别人所取得的成功,这是拥有幸福人生的秘诀。
告别消极的情绪,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
无论是什么岗位,无论干什么事情,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总是怀着消极心态工作的人很难得到成功的垂青。如果你想超越自己,取得事业的成功,必须突破消极心态的阻碍。
消极心态会摧毁人们的信心,限制你的潜能,将你的生活,事业搅的一塌糊涂。消极心态就像一剂慢性毒药,吃了这付药的人会漫漫地变的意志消沉,失去动力,而成功就会离运用消极心态的人越来越远。
曾经有两个推销员,他们推销的产品都是鞋子,其中一个比较消极,另一个比较乐观。
有一次,第一个推销员来到一个荒岛上,他发现这里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没有穿鞋。他心中就想:这下可惨了,这里的人个个都不穿鞋,那么我的鞋卖给谁呢?还是趁早走人,到其他地方去另谋出路。于是,这个消极的推销员就离开了这个荒岛。
同样的第二个推销员也来到了这个荒岛,他也看见这里没有一个人穿鞋。他心中高兴的想:“这下发了。”其实发不发,他心中也不能肯定。
于是这个推销员就在这个岛上住了下来。首先,他并不急于推销他的鞋子,而是成天穿着鞋子往人群多的地方跑,人们对他穿着的鞋子感到好奇,于是这个聪明的推销员送了十多双鞋子给好奇的人。看见他们脸上流露出的神情。他心中有数,然后他就离开了这个岛。
过了一段时间,他就带着大量的鞋再返回这个荒岛去卖。结果一扫而光,毕竟荒岛上的人们也知道,穿着鞋比赤脚要方便舒适很多。
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起点。一个心态积极的人心中常能存有光明的远景,即使身陷困境,也能以愉悦、创造性的态度走出困境,迎向光明。
纽约的零售业大王伍尔沃夫在青年时代非常贫穷。他在农村工作,一年中几乎有半年的时间是打赤脚的。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就是将自己的心灵充满积极思想,仅此而已。他借来300美元,在纽约开了一家商品售价全是5分钱的店。但不久后便经营失败,以后他又陆续开了四个店铺,有三个店完全失败。就在他几乎丧失信心的时候,他的母亲来探望他,紧紧握住他的手说:“不要绝望,总有一天你会成为富翁的。”
就在母亲这句充满积极心态的话的鼓励下,伍尔沃夫面对挫折毫不气馁,更加充满自信地开拓经营,最终一跃成为全美一流的资本家,建立了当时世界第一高大的楼宇,那就是纽约市有名的伍尔沃夫大厦。
其实不只伍尔沃夫,几乎所有成功者,无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具有积极的心态。他们运用积极的心态去支配自己的人生,用乐观的精神来面对一切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险阻,从而保证了他们不断地走向成功。
日本著名企业家西村金助正是利用了积极的心态帮助自己成为富翁的。他原来是一个穷光蛋,经常吃不饱饭,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可是,他却对别人说自己总有一天会成为大富豪。凡是听到这话的人都笑话他“不自量力”、“痴人说梦”。可西村金助对自己将来能成为有钱人一点儿也不怀疑。这种积极的心态使他顽强进取,处处留心生活中有可能使他发财的机会。
为了尽快富起来,他借钱办了一个小玩具厂,专门制造沙漏。沙漏是一种古董玩具,在时钟未发明之前,人们用它来预测时间。有了时钟以后,沙漏成了古董。可是,西村金助的生意并不好,每年只能销售很少的沙漏,工厂已经濒临倒闭。这时,那些说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人又站出来嘲笑他。对此,西村金助丝毫不在意,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找到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