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更多的‘躯体’和更多的‘灵魂’会奔赴那里,以新的生命形式、建立新的人类文明!”
杨佩宁越说越激动,但在说完“新的人类文明”之后,却沉重的叹了口气:“或许那个时候已经不叫‘人类’了,但文明会继续延续,他们也能以新的生命形式继续存活,至于你们——”
说到这,杨佩宁稍稍停顿了半秒,再度开口时,声音中明显多了几分幸灾乐祸似的挑衅:“你们只能留在这里,留在这个被你们视为‘最终防线’的地方。”
“在无尽的痛苦和绝望中,眼睁睁看着【大灾难】慢慢降临、将你们一点一点的生吞活剥、直到最后连一点骨头渣都剩不下来。”
“……”
我看着杨佩宁的剪影没说话,因为此刻仅仅只是“憋笑”,就已经占据我全部的精力了。
如果“骗‘吉迪姆’”在之前还是推测,那么在听过杨佩宁的这番发言之后,我已经有95%以上的把握,可以确定他的目标就是“吉迪姆”了。
原因很简单——在场的四方,只有那位“吉迪姆”会中这种激将法。
是的,这就是一场以“背叛”为诱因的、针对“吉迪姆”的激将法。
虽然刚才那一大段话里,我没听出、或者说我没确定有什么纰漏,但在整段话的末尾,杨佩宁使用了大量的情绪渲染和结果推测。
这不符合他一贯的语言风格,只有在做“暗示”或者“心理诱导”的时候,他才会用这种方式来进行表述。
而在彻底确定了“骗局”的存在之后,我又面临着一个选择——是否配合杨佩宁。
不过这个“选择”只是在我的脑子里闪了一下,随后就被“决定”挤进了垃圾桶。
“你说的情况里有两个漏洞。”
我朝杨佩宁的剪影比了个“耶”,随后换上怀疑的语气:“首先,【大灾难】真的有‘波及范围’吗?如果存在所谓的‘安全区域’,为什么一开始不计划逃亡?”
“其次,‘时间蝴蝶效应’的存在,可以一次次的帮我们争取时间,或许这会让你陷入无尽的痛苦,但即便你选择放弃,我们依然可以用【黑境】来完成这件事。”
“我们不断的循环在某一段时间线里,所以在理论上,【大灾难】是永远不会到来的,那又为什么要如此大费周章的、去搞什么‘逃亡计划’?”
这是我听杨佩宁说完之后,第一时间想到的两个漏洞,也是让我确定“骗局”存在的原因之一。
但我现在提出来,却不是为了反驳、或者质问杨佩宁,而是要以此诱导“吉迪姆”的思路,让它先把注意力放在我提出的漏洞上、来不及考虑其他更多的东西。
是的,我最终的决定就是配合杨佩宁。
虽然我不信他,也不知道他想做什么,但这位“吉迪姆”一直在针对我,现在没什么损失就能报复回去,我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不过我也不是小肚鸡肠的人,所以除了“报复‘吉迪姆’”之外,我还有另外一个打算——借着这次的“配合”,继续对杨佩宁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