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红的父亲终其一生,都在寻求回到魔都的机会。
他想让自己的女儿回到大城市生活,不要再像自己一样,将青春撒在穷困的山沟沟里。
而王晓帅本人的父母,就是支援三线的魔都人。
虽然魔都在网络上被称为“精致利己主义者”的聚集地。
一提起魔都,嗤之以鼻者颇多。
但在当年,前后足有150万魔都人远赴各地,投入三线支援,这还是没算家属的数字。
这城市拢共才多少人口。
所以有些事物,不能片面的看待。
王晓帅的父母就是其中之一,在他两个月大时,就随父母一起来到了贵阳。
他是靠着天赋和关系,进入中央美院附中,而后又进入北电,重新回到了一线城市。
可大部分像他父母,像他一样的人,却再也回不去了。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每个人肩头都是一座大山。
支援三线很光荣,但也很苦。
同时,也并非人人都自愿。
就算自愿,也并非人人都不后悔。
不谈别的,魔都,帝都高中生五点放学这事,就是多少二三线城市学生所羡慕不来的。
更别提一线都市那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工作机会。
来了三线建设,却眼见着自己的日子,自己孩子的日子,与老家亲戚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时候,还能有几人不忧愁。
这是一种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间的天然矛盾,不是简单的是非对错所能说清的。
因为这是王晓帅根据自己人生所改编的,所以这片子,其实是他想拍,而不是星美想拍。
星美作为投资人,肯定得关心收益问题。
而这种和国家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相关话题的电影,注定不可能在大陆上映。
所以这片子的盈利方式,无非是在海外国际大奖现场露面,然后世界各地卖版权和光盘。
光盘的话,大陆和港台也能卖。
有张远和高媛媛这对周芷若和宋青书的老搭档在,多少能加些卖点。
如此,星美便更需要张远参加了。
其实,王晓帅看张远不爽,还有一个原因。
就是在得知片子是因为张远而不断延期后,高媛媛一直在帮他说好话。
“他很好的。
”
“我和他合作过。
”
“他的形象气质,专业态度都非常好……”
王晓帅听了后,那叫一个难受。
在拍摄《十七岁的单车》时,王晓帅首次接触到高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