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起身看了就拉着郑吣意一起离开营帐。
谢淮钦一怔,脚步顿在原地,脸上写满了担忧。
苏勒阔步走出营帐,秋风裹挟着沙尘扑面而来,她头看向郑吣意,目光中带着几分复杂情绪:“布依尔,你对此事怎么看?”
郑吣意拢了拢披风,坦然说道:“将军,我虽为洵朝子民,但也不愿看到两国百姓因纷争受苦,互市与技术传授,于两国而言,或许是共赢之法。”
苏勒微微点头,目光望向远处连绵起伏的沙丘,声音低沉:“这些年,我们为了生存,与恶劣环境抗争,与洵朝周旋,实在是疲惫不堪。”
“我并非不想给族人更好的生活,只是洵朝过往的行径,让人不敢轻信。”
郑吣意上前一步,轻声道:“将军的顾虑我能理解,但此次不同,二皇子与谢公子皆是真心为两国和平而来,那枚玉佩,便是诚意的证明。”
苏勒沉默片刻,突然问道:“布依尔,你自幼在洵朝长大,可曾见过真正的贫瘠与苦难?”
郑吣意微微一怔,脑海中浮现出江南救灾时,那些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百姓,缓缓说道:“见过。所以小女子才更明白,和平与发展的珍贵。”
苏勒听到郑吣意说的话之后,眼中闪过一丝认同,可很快便恢复了冷静,心里清楚,此事关系重大,自己实在做不了主,必须回去禀报父汗。
于是,她沉声道:“好了,我们回去再说吧。”郑吣意微微点头,一同回到了军中营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稍作整顿,她便带着一众亲信,快马加鞭赶往父汗的营帐,一路风尘仆仆,许久之后才终于抵达。
踏入营帐,苏勒单膝跪地,恭敬地向耶布克希讲述了谈判的详细过程,以及洵朝提出的议和之事。
耶布克希听完,眉头紧锁,沉默不语,帐内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这时,身旁的哈达,猛地站起身,脸色涨红,语气激动:“这怎么行!洵朝人又不是打不过,这次咱们要是反戈一击,说不定能拿下更多疆土。”
“都已经把面子撕到这个地步了,要是接受议和,无疑是给洵朝人认为咱们软弱好欺,以后还怎么在这草原上立足!”
苏勒抬起头,神色忧虑:“额斯珲(满族叔叔的意思),我明白您的想法,可连年征战,咱们的百姓也苦不堪言。”
“洵朝提出的互市、技术传授,或许能让族人过上安稳日子。”
哈达却不屑地哼了一声:“安稳日子?那是糖衣炮弹!他们安的什么心,谁能保证?”
“咱们草原儿郎,靠的就是手中的弯刀和胯下的骏马,跟他们拼到底,才是正途!”
耶布克希,依旧沉默,手指敲击着座椅扶手,目光在众人脸上来回扫过,似乎在权衡着利弊。
就在众人僵持不下之时,营帐中一直安静站在角落的谋士阿木尔缓缓开口:“各位先莫要激动,依我看,贸然进攻虽有机会夺取疆土,但洵朝兵力也不容小觑,一旦陷入持久战,我方粮草补给、兵力损耗皆是难题。”
“况且,草原上的百姓渴望和平已久,再起战端,恐怕会失了民心。”
哈达一听,脸色愈发难看,怒视阿木尔:“你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民心?只要能开疆拓土,让族人有更多草场,百姓自然会拥戴我们。”
阿木尔不慌不忙,继续说道:“大汗,开疆拓土固然重要,但也需考虑实际。”
“如今我们即便拿下更多土地,若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经营,不过是一片荒地。”
“而巡朝提出的互市与技术,能让我们在和平的环境下发展生产,增强实力,待我们实力足够强大,再图大业,岂不是更稳妥?”
耶布克希的手指停止了敲击,目光也变得柔和起来,似乎在认真思考这番话。
苏勒见状说道:“父汗,阿木尔先生所言极是,洵朝此次议和,确实带着诚意,他们二皇子还留下了皇家玉佩作为信物,若我们此时拒绝,日后再想求和,恐怕难上加难。”
哈达依旧不甘心,还想反驳,却被耶布克希抬手制止,他缓缓站起身,扫过众人,沉声道:“此事容我再想想,苏勒,你先回去休息,明日一早再来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