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只要能与你多相伴一日,便觉得安心,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接下来的日子,我与崔谨娴依旧在忐忑中度过。
为了能长久相伴,我利用公主身份,频繁出入宫内外,收集那些流传于民间、隐晦记载女子情谊的古籍,试图从中寻找能被世人接纳的先例,哪怕只是一丝希望。
崔谨娴则在府中,以处理公务为由,与我密会,一同商讨对策。
一日,在宫中藏书阁寻书时,偶然发现一本前朝野史,其中记载了两位贵族女子结为“金兰契”的故事。
虽未被大肆宣扬,但也未受到严惩。
我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将书带回公主府,与崔谨娴一同研读。
“谨娴,你看这个。”
我兴奋地指着书上的记载。
“或许我们可以效仿,以结金兰之名,行相伴之实,如此一来,既能常伴彼此左右,也能堵住悠悠众口。”
崔谨娴接过书,仔细翻阅:
“公主,这“金兰契”要如何操作?
我思索片刻,缓缓说道:“依我之见,可先依照古礼,准备香案、祭品,在案上摆放好三牲、果品,点燃香烛。”
“然后身着素净的服饰,跪在香案前,对着天地神明起誓,表明结为金兰的心意,互换庚帖,写明彼此的生辰八字。”
崔谨娴微微皱眉,又问道:“可若是有人对此起疑,或是追问结金兰的缘由,该如何回答?”
我握住她的手,轻轻拍了拍:“便说,是因彼此性情相投,又都对诗词书画有着相同喜好,在相处中深感投缘,所以才决定结为金兰。”
“这样的理由,想来旁人也不会过多怀疑。”
筹备多日,结“金兰契”的日子终于来临。
天色微亮,我和崔谨娴便起身。
阿鱼在一旁协助,为我们换上精心准备的素色罗裙,裙摆绣着淡雅的兰花,寓意着这份纯净而坚韧的情谊。
来到庭院中,一座布置精美的香案已然摆好。
案上整齐摆放着三牲、新鲜的果品,袅袅香烟从点燃的香烛上升起,萦绕在四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崔谨娴对视一眼,二人缓缓走到香案前,并肩跪地。
我深吸一口气,率先开口:“天地在上,今日我温沄晚与崔谨娴在此立誓,结为金兰。”
“此后,无论富贵贫穷,艰难困苦,都愿与她同甘共苦,不离不弃,若有违背,执剑自戕。”
崔谨娴紧紧握住我的手,声音虽轻,却透着坚定:“我崔谨娴,与温沄晚结为金兰,此生定当以真心相待,一生一世,若有二心,寿命折损。”
誓言落下,我们双手奉上庚帖,郑重交换,生辰八字书写工整。
这时,阿鱼走上前,眼中含泪,既是感动,也是祝福:“公主,崔大人,阿鱼自小跟着公主,知晓你们情谊深厚,今日能见证你们结为金兰,阿鱼定当拼命守好这个秘密。”
仪式结束后起身,二人脸上都带着释然的微笑。
此后,我们以姐妹之名相伴。
一次诗会,众人围坐,有人好奇发问:
“听闻公主与崔大人结为金兰,如此突然,倒是让人好奇,是何等缘分促成此事?”
我微笑着,从容应答:“我与谨娴相识已久,本就投缘,前些日子一同探讨诗词,对一句‘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见解一致。”
“深感彼此相契,便决定结为金兰,共享这份情谊。”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赞叹这份难得的缘分。
在那些或明媚或微雨的日子里,我们一同漫步花园,或是在书房中泼墨挥毫,以姐妹之名,将这份爱意藏于日常相处的点滴之中,守护着彼此的真心。
时光匆匆,三年转瞬即逝,又逢我生辰,宫中再度热闹非凡。
巍峨的宫殿被装点得金碧辉煌,大红的灯笼高高挂起,彩带随风轻舞,处处洋溢着喜庆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