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关于明末崛起皇族的 > 第1258章 残破的河南(第1页)

第1258章 残破的河南(第1页)

但当各级官吏,在少量夏军士兵的护卫下,深入乡里,走村串户,进行粗略的点验和统计后,汇总上来的结果,却让坐镇开封临时官署夏皇和政务院特派专员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偌大的河南,八府十二州九十七县,纵横千里的广袤土地,登记在册以及初步核实存活的人口,竟然不足三百万!

而且,这三百万幸存者中,青壮男子的比例低得可怜,放眼望去,多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老弱妇孺!

许多村庄十室九空,残垣断壁间杂草丛生,唯见饿殍遗骨与徘徊的野狗。大片大片的良田抛荒,沦为狐兔出没的荒野。

曾经人烟稠密、舟车辐辏的中原腹心,如今竟是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的凄惨景象!

洛阳城、皇帝临时驻跸处。

“陛下,十室九空啊,古人诚不我欺!”一位年迈的政务院官吏,看着手中那份沉甸甸的、墨迹仿佛都带着血腥气的初步统计文书,声音颤抖,老泪纵横,“这哪里是十室九空,这简直是百不存一啊!”。

另一名负责统计的年轻官员,红着眼睛汇报:“……下官所经之处,往往行走整日,不见一个完整的村落”。

“偶有幸存者,也多是藏于山林洞穴,与野人无异,问及家人,非死于兵灾,即亡于饥饿,或被抓夫不知所踪,易子而食,析骸而爨,非止见于史书,实乃眼前之惨状!”。

所有人都明白,造成这人间地狱般景象的,天灾固然是一部分,但官府的苛政也难辞其咎。

而最后、也是最沉重的一击,正是来自李自成、张献忠这些流寇势力的反复蹂躏!

他们“就食”于地方,却从不“养”地方;他们以“均田免赋”为口号,实行的却是比明朝官府更加酷烈百倍的掠夺和破坏!

他们如同过境的蝗虫,吃光了一切,只留下一片死寂和白骨。

“闯贼、献贼罪孽滔天!罄竹难书!”,秦思源狠狠一拳砸在案几上,坚硬的木料发出痛苦的呻吟。

他原本因快速平定河南而略显轻松的心情,此刻已被沉重和愤怒所取代。

这份用无数生命写就的血淋淋的人口数据,比任何战场上的胜利都更加触目惊心。它无声地控诉着过去的罪恶,也清晰地昭示着未来重建的艰难。

秦思源的目光从那份令人窒息的人口统计文书上移开,眉头紧锁,仿佛在权衡着什么。

他忽然抬起头,看向侍立一旁的林云,沉声问道:“林卿,如今我军手中,共计收押了多少俘虏?”。

林云显然对此了然于胸,立刻上前一步,清晰回禀:“启奏陛下,截至昨日,陆续收押的联军战俘,以及随后在清剿地方、甄别身份时抓捕的,与李逆各部有勾结、或趁乱为祸地方的地痞流氓、溃兵散勇,合计已超过五十万人”。

五十万!这个数字让帐内一些官员暗暗吸气。

秦大却只是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明白,这其中真正的联军战俘大约只有二十余万,剩下的三十万,恐怕就是多年来盘踞在河南,依附于李自成这棵大树,吸食民脂民膏,甚至直接参与烧杀抢掠的那批“边缘力量”和地方恶霸。

他们或许没有在正面战场与夏军血战,但对河南地方的祸害,恐怕比那些正规流寇更加深入骨髓。

这时,那位之前为河南惨状落泪的年老官吏,犹豫了一下,带着几分不忍,拱手谏言道:“陛下,五十万人数目庞大。其中或有不少人,只是被裹挟,或罪行不彰”。

“如今河南百废待兴,正值用人之际,是否可否网开一面,甄别出部分情节轻微者,让他们回家,以缓解人力不足之困。”

这提议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立刻引来了一些同样心存怜悯的官员的微微点头。

然而,林云却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他的声音冷静而坚定,带着一种彻查后的笃定:“陛下,此事万万不可!这五十万人,并非胡乱抓捕”。

“我军军法司及后续跟进的政务院稽查人员,已对他们进行了初步的甄别和审讯。可以断言,这其中绝大多数人,手上都直接或间接沾染了人命,罪行累累!”。

“他们早已习惯了巧取豪夺、不事生产的生活方式,心中毫无律法敬畏,若轻易放归乡里,绝非重建之助力,反而必成地方治安之毒瘤,恐会啸聚山林,为祸四方,使我等安抚民心、重建秩序的努力付诸东流!”。

秦思源听着,眼神没有丝毫波动,显然更赞同林云的观点。

河南这个地方可不止起义军在乱搞,还有那些地主豪绅,这些人大多都是这些人的打手,摧残地方可没有手软。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容置疑:“林爱卿所言极是,隐患,就当一次性根除,绝不能遗祸将来”。

“今日之心慈手软,便是对河南三百万幸存百姓的残忍!不就是缺人么?”。

他语气一转,带着一种帝王的决断,“移民填充便是!”。

他目光扫过在场的官员,直接问道:“从江南、湖广等地组织的移民,如今进行得如何了?首批可已上路?”。

一名负责此事的户部官员连忙出列答道:“回陛下,政务院已遵照前旨行事。目前,从江南苏州、松江等府组织的首批移民约十万人,已分批北上,先头队伍约两万人,已抵达豫东南一带,正在地方官吏安排下,择地安置,划分田土,发放农具粮种”。

“十万人?”,秦大闻言,眉头立刻皱了起来,显然对这个数字极为不满,“河南乃中原大省,自古便是产粮重地,如今凋敝至此,欲恢复生机,没有百万人口填充,如何能够?十万人不过是杯水车薪!”。

那户部官员脸上露出为难之色,躬身道:“陛下明鉴,南方各地,尤其是江南,虽人烟稠密,但自陛下推行新政,清丈田亩,减轻赋税后,百姓已初步安居乐业,大多分得了土地”。

“这日子刚有起色,大多故土难离,愿意抛家舍业、北上千里之外垦荒者,终究是少数。招募工作,确实颇有难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