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教孩子怎么办 > 第一章 品质培养文明礼貌的好孩子(第4页)

第一章 品质培养文明礼貌的好孩子(第4页)

“好恶心哦!”

“他的背上长了两只大虫!”

小男孩双眼睁得大大的,眼泪已经不听话地流了下来。

“我……我才不……不恶心……”

这时候,教室的门却突然被打开,老师出现了。

几个同学马上跑到老师的面前说:“老师,你看他的背好可怕,好像两只超大的虫。”

老师没有说话,只是慢慢地走向小男孩,然后露出诧异的表情。“这不是虫哦!”老师眯着眼睛,很专注地看着小男孩的背部。

“老师以前听过一个故事,大家想不想听?”小朋友最爱听故事了,连忙围了过来,“要听!老师我们要听!”

老师指着小男孩背上那两条显眼的深红色疤痕,说道:“传说中每个小朋友都是天使变成的,有的天使变成小孩的时候很快就把他们美丽的翅膀脱下来,有的小天使动作比较慢,来不及脱掉天使的翅膀;而那些来不及脱掉翅膀的天使变成的小朋友,就会在背上留下这样两道疤痕。”

“哇!”小朋友发出惊叹的声音,“那这就是天使的翅膀吗?”

“对啊!”老师露出神秘的微笑,“大家要不要检查一下对方,还有没有人的翅膀像他一样,没有完全掉下来的?”所有的小朋友听老师这么说,马上手忙脚乱地检查对方的背,可是没有人像小男孩一样有这么清楚的疤痕。

“老师,我这里有一点点伤痕,是不是?”一个戴眼镜的小朋友兴奋地举手。

“他才不是,我这里也有红红的,我才是天使。”

突然,一个小女孩轻轻地说:“老师,我们可不可以摸摸小天使的翅膀?”

“这要问小天使肯不肯啰。”老师笑眯眯地向小男孩眨眨眼睛。

小男孩鼓起勇气,羞怯地说:“好。”

女孩轻轻地摸摸他背上的疤痕,高兴地叫了起来,“哇!好软,我摸到天使的翅膀了!”女孩这么一喊,所有的小朋友像发疯似的,每个人都大喊:“我也要摸!”

孩子只有学会帮助他人,才会拥有更多的朋友,在困难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使自己取得更多的成功。很多孩子在家里都是被长辈照看着、宠爱着,很少能够想到关心别人、照顾别人,只有当自己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才能想到别人,这种方式对孩子的成长起不到什么好的作用,只能让孩子越来越远离人群,将来孩子进入到社会上也很难和别人相处,更别提跟别人合作了。所以,家长要重视对孩子助人为乐精神的培养,同时也要让孩子懂得乐于助人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孩子小的时候,也许理解不了助人为乐的社会意义,但是每个孩子都有极强的同情心,孩子的同情心就是懂得助人为乐的潜意识,所以,父母要抓住孩子小时候的同情心,从小就对孩子进行乐于助人意识的培养,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把助人为乐当成一种习惯,让这种习惯伴随孩子健康地成长。

父母一定要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因为这不只是帮助别人,同时也是在提高孩子的品德素质。

那么,作为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呢?

第一,当父母在忙一些事情的时候,孩子也很喜欢过来凑热闹,这其实是孩子帮忙的一种表现形式,可能孩子会越帮越忙,但是父母不能因为嫌麻烦就拒绝孩子,这样会让孩子的积极性受挫折,也许孩子以后就不愿意主动帮助别人了。所以即使孩子在帮忙的过程中碍手碍脚,但是,他的精神是值得父母去鼓励的。这样,他就会越做越好,而且长大后会继续乐于帮助别人。如果父母经常同孩子们一起商量和做事情,孩子们就会感到他们所提供的帮助是很重要的。

第二,父母的作用是最重要的。现在社会疏远老人、虐待老人的现象也很多,一些孩子对老人的态度也是冷漠无情,蛮横不讲理,这很值得我们担心。反过来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他们起到了好的表率作用了吗?父母在教育孩子之前,先看一看自己是怎么做的,只有父母在平时生活中给孩子做好助人为乐的榜样,才能更有力地说服孩子。有的父母总怕孩子吃亏,无意中让他们事事只为自己考虑,慢慢地,孩子养成了自私、任性的坏毛病。所以,要让他们真正懂得事事得先替别人考虑,从点点滴滴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要让孩子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会到,由于他的帮助、付出,使对方的困难得以解决,使别人的不便变为方便。

第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及能够帮助别人的事,就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让孩子也感觉到能够帮助别人,这样会激励孩子努力把事情做好。如果孩子在帮助别人后,得到了父母的表扬,孩子将会受到很大的鼓舞。三四岁的孩子能试着做些擦擦桌子、摆摆碗筷、扫扫地一类的事情,四五岁的孩子能制作一些简单的小礼物,六七岁的孩子开始能做一些日常零星的家务劳动,如除草、松土、刷碗等。10岁左右的孩子则能做许多室内外的工作了。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可以要求他们帮着做家务,让孩子把做家务当成游戏,使他们在提供帮助的时候也感觉到乐趣,父母还要及时地表扬孩子,肯定孩子提供的帮助。帮助别人并不只限于帮助自己家里干活儿,还包括帮助那些比自己年幼的孩子、把掉下来的小雏鸟送回窝里、搀扶盲人过马路等。这些看来细小的事情都是孩子们助人为乐精神的体现,反过来又将进一步增加他们助人为乐的愿望。

006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别教孩子撒谎

本杰明·鲁迪亚德曾经说过:“没有谁必须要成为富人或成为伟人,也没有谁必须要成为一个聪明的人,但是,每一个人必须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诚实,才能博得他人的信任,才能在与他人交往中结下友谊,成为真正的朋友。诚实,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才能在不断的实践中真正做成几件事,从而取得成绩和成功。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诚实的人。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曾子,就非常注重对孩子诚实的培养。一天,曾妻要出门买菜,儿子非要跟着一起去,曾妻嫌带着孩子不方便,就想让孩子在家待着,可是孩子不听话,非要跟着一起去,曾妻为了安慰孩子,就对孩子说:“好儿子,你别哭,你在家里等着,妈妈回来杀猪给你炖肉吃。”儿子听说有肉吃,就答应留在家里。曾子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当曾妻买菜回来时,看到曾子正在石头上磨刀,曾妻就问曾子:“你磨刀做什么?”曾子说:“杀猪啊,把刀磨快点好杀猪给儿子炖肉吃。”曾妻大吃一惊说:“我那是为了哄儿子高兴,随口说说的,你怎么能当真呢?”

曾子听到妻子的话也感到很吃惊,他说:“怎么能这样呢?答应孩子的事就要做到,孩子现在还小,正是教育孩子的好时期,如果父母说话不算数,那怎么教孩子长大后诚实做人呢?”曾妻听了后,无言以对,只能按照曾子的做法,把猪给杀了,给儿子做了一顿香喷喷的炖肉。

曾子的做法深深影响了儿子。一天晚上,刚刚睡下的儿子,突然从床上跳了下来,从桌子上拿起一本书就跑了出去,曾子看到后,一边追儿子,一边说:“儿子,大半夜的,你拿着书要去哪,在家不能看书吗?”儿子一边跑一边回答:“这本书是我从朋友那里借来的,今天到了还书的日子了,我刚刚才想起来,虽然到了晚上了,但是我也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说好了今天还书,就要今天还书,我不能言而无信啊!”曾子看着儿子跑出门,会心地笑了。

诚实做人是人性最基本的优点,也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素质的最基本的标准。诚实做人的品质比其他任何品质都更能赢得尊重和尊敬,更能取信于人。诚实是立身之本,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产,它能让孩子保持正直,挺直脊梁、光明磊落地做人,还能给孩子以力量和耐力。

父母们都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整天撒谎,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养成诚实做人的习惯,但是,许多孩子却是说的一个样,做的另一个样;当面一个样,背后另一个样。面对孩子的这种行为,许多父母是既生气又着急,对孩子不停训斥甚至是惩罚,但是,这种方法有时却促使孩子更善于撒谎了。

每个孩子爱撒谎的行为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中由于某种需要引起的,比如孩子在学校受到了批评,回家后不敢跟父母说,孩子为了买一些零食吃而编造出很多以学习为理由的话……从心理学来看,孩子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道德意识决定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又反过来体现着道德意识。因为孩子的认识水平还不能够与道德行为同步发展,所以才会出现孩子的认识和行为脱节的情况,这也是很多孩子意识不到撒谎的后果,不能够总结教训,改变自己撒谎毛病的原因。有时候,孩子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对的,但是因为自己的意志力不够强,自控能力弱造成他们说话不算数,答应人家的事却又做不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