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80后 可怜 > 第9章 80后的事业观(第3页)

第9章 80后的事业观(第3页)

佳佳刚听完就叫道:“姐姐,你有没有搞错啊,这个案子是公司最棘手的,因为谁都知道那个公司很挑剔,而且这次你的对手是上次拿了大奖的阿贺,而且跟他合作的阿文是个材料高手,还有这次要打破传统——传统的运动鞋广告另类的、运动的、明星的、炫目的应有尽有,你才入行三个月,想被踢出公司也不能这样玩啊。”

雨晴冲她爽朗一笑:“放心吧,有你的合作,我一定能成功的,这次我们还像以前一样亲密合作,帮我找资料吧。”

佳佳有点无奈,但还是被雨晴的自信感染了。

在准备材料过程中,雨晴她们发现,这个运动鞋毫无自己的特色,像许多大众品牌一样强调的只不过是轻盈、舒适。

佳佳不由得懊恼道:“这家公司这么没特色,是不是不靠这个广告救命就得倒闭呀,再说你,逞什么能啊,现在咱们公司里一边倒,没人看好你,还有三天了,我真的有点坚持不下去了。”

雨晴的笑容依然是那么自信,她看着沮丧的佳佳说道:“坚持一下,我相信赢的就是我们。”

雨晴在电脑上打上第六个“平稳”的时候,忽然灵光—闪,“对,从什么人最怕道路不平?什么人最在乎平稳?”她连忙对佳佳道:“既然他们强调平稳,为什么我们不从平稳下手?”

佳佳兴奋地说道:“老人、儿童、残疾人和孕妇。”随即她又黯然道:“可是,这些人又不是主流消费群,你从哪里下手咽?”

“当然是孕妇了,试想一下,一个身怀六甲、大腹便便的孕妇可以穿这双鞋跟一个网球高手一较高低,你看有没有人相信这鞋的平稳性?”

沮丧的佳佳立刻露出了笑脸。

在那个雨晴与阿贺一比高低的日子,幻灯片开放了,阿贺不愧是得过大奖的人,做出来的东西场面比较大气,而且运用了中国功夫的元素,令人大为赞赏。

而雨晴的新颖独特、投入极低的设计,同样大受青睐。

主管一时举棋不定,请教上级部门,而上级部门认为两人的创意各有千秋,但是阿贺毕竟拿过大奖,于是选择了阿贺的创意。

雨晴得知这个消息,立刻去找主管,她对主管说:“我认为我们的设计比阿贺的创意更为新颖独特,希望公司再考虑一下。”

主管告诉她上面已经决定了。但是她依然不死心,她坚定地对主管说:“我们能不能跟上面协商一下,把两个广告文案一起给厂家看—下,由他们来抉择或许更公平一些?”

主管也被她的自信打动了,开始与上级部门协商,最后决定,两个创意的评判由那家公司决断。当然,那个结果如雨晴所料。

“人生路上,每向上一小步,都会有新的高度。”“我能”——简洁有力的两个字,不仅是一种积极心态的写照,更是一种豪迈气概的流露。出生于80后的雨晴身体力行地表现了“我能”的精神,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人生如登山,无论在山脚还是在山腰,都有上到山顶的可能,而信念是支持人们登顶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力量。富有进取、自信、乐观、超越自我、不懈追求的“我能”精神,就是80后们攀登人生这座大山的导航灯。

一切皆有可能

“没有办法”或“不可能”不会使问题画上句号,而“一切皆有可能”则使问题有解决的可能。如果说让你相信中国的传统小吃“臭豆腐”风靡澳洲,你可能会说:“这不可能!”然而,80后的新新人类却真的做到了,一位名叫唐琳的小伙子用行动告诉世人:“一切皆有可能。”

几年前,如果你问澳洲人“臭豆腐”是什么,99%的澳洲人会摇着头说“No”;而现在,如果你再问澳洲人这一问题,绝大多数澳洲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说“good”。

短短几年时间,是什么原因改变了澳洲人对臭豆腐的认识?其实,是一个留学澳洲的浙江80后创造了这样一个商界奇迹!

走在澳洲唐人街上,空气中满溢着臭豆腐的香味。这是从一家叫“中国臭豆腐”的店里飘出来的。即使在澳洲的高温天气,古朴的店内也无空位可寻,更有六七位顾客顶着太阳,在柜台前排着队,眼睛直盯着炸臭豆腐的那口锅,等待着臭豆腐出炉。不仅在唐人街上,现在澳洲很多街头都有这样一家“中国臭豆腐”专卖店,老板就是尚未毕业的浙江留学生唐琳。

此前,在悉尼大学读书的唐琳,因家境一般,经常边读书边打工。唐琳以前做过4种不同的工作,最后一次是在唐人街的老乡餐馆当服务员。刚上班没几天,店里来了几名浙江客人,一坐下,客人便问:“你们这里有绍兴的臭豆腐卖吗?”唐琳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客人扫兴地说:“你们不是浙江餐馆吗?怎么连臭豆腐也没有?”客人走后,他试探着对老板说:“既然澳洲买不到臭豆腐,我们为什么不做一些卖呢?”老板却说:“我也这么想过,可澳洲不比中国,除了少数几个华人知道臭豆腐外,澳洲人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什么,他们习惯吃西餐,对臭豆腐这种陌生的东西闻着都怕,哪会吃啊!做臭豆腐肯定不会有市场!”

为了确定臭豆腐在澳洲到底有没有市场,唐琳进行了一次市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澳洲只有不到2%的人知道臭豆腐是什么,而这些人又几乎全是华人。但唐琳不死心,他坚信中国臭豆腐在澳洲有市场前景!

于是,他通过国内网站了解到臭豆腐的制作方法,但他知道仅仅了解还不够,必须拜师学艺。由于往返机票费用太贵,他已经两年没回家了,但这一回唐琳咬咬牙决定回去一次。

拜师学艺一个月后,唐琳回到澳洲,也学着师傅,一个炉子,一口锅子,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地下室。工具虽然简单,但很快作出了像模像样的卤水。

为了让臭豆腐更具有品牌效果,唐琳与老板商讨开了一家“中国臭豆腐”专卖店,没想到几乎轰动了整个唐人街,“5元人民币8小块的臭豆腐是贵了点,但比起国内的小摊子经营,开个专卖店老百姓才觉得新鲜、干净,肯定有人觉得值。”

在唐琳的成功经营下,到2006年2月,他已经在澳洲开了14家连锁店,每个月的纯利润高达10余万美元,一年就是130余万美元,即使按六四分成分到唐琳头上,至少也有80多万美元。唐琳做到了,因为他的身上有着这样一种精神“一切皆有可能!”

不知不觉,最大的“80后”已经28岁了。在创业潮兴起之时,他们参与其中,担当了最重要的角色。因为时代的原因,他们的事业观和以往年代的人很不一样。作为“玩着进口电子游戏、吃着肯德基和受着共产主义教育长大的一代年轻人”,他们的对待事业的态度已经引起了国外媒体的关注。“80后”比以住的任何一代同龄人更具有见识,更有自己的意见,更强调表现自己是有价值的独立存在,更强调说服和辩论的沟通模式,更强调变化和探索的价值,更接受享受与奋斗之间的平衡。这一代人能开放地接受许多观点与影响,但任何一种影响想达到主导是困难的,而想长期有效地维持影响力,则几乎不可能。传统的品牌忠诚度、事业忠诚度、感性忠诚度发生了变化,那不再是一种可以拥有对固定事物和符号一成不变的愚忠,而更像是生生不息的双方与多方互动和彼此追求。展现在80后身上的乐观主义与强烈的自信心已经给世人留了了深刻的印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