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权和朱棣的兵马已经开始对南京城实行多重包围,而从飞鱼镇传来的假消息,此刻朱允文也已全然知晓,锦衣卫前来向他汇报的人,此刻也是战战兢兢,内阁以齐泰为首的大臣们汇聚一堂,但个个都低着头,一句话也不敢说。
此刻的朱允文可以说愤怒到了极点,他看着这满桌子的奏章,根本提不起一点的兴趣,反而面露杀机,在看到底下大臣弄虚作假,将兵临城下改为捷报,更让他火冒三丈,只见他一把就将桌子踢倒,随后拔出了旁边的宝剑放在了齐泰的头上。
瞬间众大臣全部跪倒在地,“齐泰呀、齐泰…,亏朕如此的信任你,你竟然敢弄虚作假,欺瞒朕,现在朱棣的大军已经快兵临城下了,而东南诸省的战事也全部结束,李景隆已溃不成军,连我们好不容易打通的东南运输通道也全部落入了朱权的手上,现在朝廷已经到了危难之际,可你们现在还依旧在想着党争,想着个人利益,像你们这样的大臣,朕留着你们这群人有何用”。说完朱允文挥剑便砍向了齐泰,可齐泰却没有丝毫想要躲闪的意思,静静的闭上了眼睛,就在所有人以为齐泰在劫难逃之时,朱允文只是将他头上的官帽和头发给砍了下来,说到底,此刻朱允文还是心软了,毕竟现在朝廷已到了危难之际,除了眼前的这群人,他又无人可用,理智还是战胜了他的冲动,此刻朱允文满脸的汗水,而齐泰也是眼泪汪汪的跪在了他的面前。
“皇上…,臣齐泰生是朝廷的人,死是朝廷的鬼,臣知道自己犯了欺君之罪,可是不这样又能怎么样?难道我要向皇上您禀报朱棣已经兵临城下了吗,现在各部大军全部撤回了南京城内,如果一旦让他们知道朱棣已兵临城下,那么又有谁还愿意为朝廷卖命,去抵挡北平的叛军呢,民心已散,皇上难道还想让君心也散掉吗?”。说完这句话,齐泰不断的在朱允文的面前磕头,而朱允文此刻也没了办法,默默的闭上了眼睛。
“出去、全都出去…”。朱允文愤怒的怒吼着,但随即一名小太监便急匆匆的跑了过来,着急的对着朱允文说道:“不好了,皇上,金华宫出事儿了,徐妃娘娘她…”。
“爱妃怎么了?”。朱允文在听到金华宫出事了,直接便跑了出去,甚至他连头都没有回,这样的皇上让齐泰等人非常的伤心。
“苍天呀!先帝呀!”。齐泰痛苦的哀嚎着。
毕竟像齐泰、方孝儒这样的托孤大臣,说到底也算是朱允文的半个师傅。
当朱允文来到金花宫之时,满地的狼疮,整个宫殿就像被血洗了一般,朱允文很是着急不断的呼唤着叶晓琳的名字,可始终都没有得到回答。
“爱妃、爱妃…”。
此时的朱允文仿佛神经已经崩溃到极点,有一些太监上来还没等开口说话,便被朱允文一刀劈死在地,剩下的人根本就不敢靠近,只能慌张的喊着:“皇上,皇上…,您别这样”。可就算这样,朱允文依旧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其嘶吼的愤怒之声响彻整个宫殿,房间里面无论是桌椅、板凳、书桌全部都被朱允文劈的粉碎,而外面的侍卫、宫女、太监们根本就不敢进去,只能在被守护着。
就这样,朱允文的愤恨交加持续到了深夜,屋子里面的蜡烛都已经燃烧殆尽,只剩下朱允文那悲痛的嘶吼之声,有一些朱允文的贴身太监宫女,本想进去,可都没那个胆气。
在精疲力尽之后,朱允文一个人瘫坐在了地上,满头的大汗,血水也已经渗透到了他的衣物当中,而他手中的剑你已经被劈成了两段,只剩下一把残剑,可能当他看到残剑的那一刻,朱允文才真的冷静了下来,此刻的他和整个朝廷犹如这把断剑一样,再也合不上了。
拖着疲惫的身躯,朱允文看着手中的断剑一动也不动,眼神当中的绝望始终都挥洒不去,他想象着自己的一生,朱元璋将皇位传给了他,而他本想做一个守城的明君,可是在大臣的怂恿之下,以及自己内心当中的恐慌,极端的采取削藩政策,逼死了他那么多的叔叔,最终造成了现在这个局面,一想到这些,朱允文很后悔,但是又很绝望,但瞬间他的眼神里面又充满着坚定,看着这满目疮痍的房间,就像是他破碎的天下一样,他捡起了一根又一根的木棍,将房间当中被他劈断的地方全部按了上去,就算有一些已经无法安装的家具,他也拼了命的用手砸了进去,直到双手被木屑扎破,血止不住的流,他才停了下来。
“哈哈哈哈…,朱棣、朱权,你们想要朕的江山,你们就来吧,你们想杀朕也就来吧,我告诉你们,不管怎么样,朕是不会认输的,大明也不会认输的,就算是战到最后一兵一卒,就算是只剩下我一个人,朕也能托起大明江山,哈哈哈哈…”。朱允文自言自语的话让外边的宫女太监甚至是侍卫都有一种不寒而栗,他们纷纷跪倒在地,此时朱允文的大门也随即打开,不知道为什么,朱允文刚才还折断了剑此刻竟然恢复如初,他走出了大殿,看着面前的人又是一阵浪笑,但是底下的人已经吓得半死,身体不断的在颤抖着,随后朱允文拿起手中的剑,一把便刺穿了面前的大树,只见大树硬生生的倒在了他的面前。
“哈哈哈哈…,看来这剑还是在朕的手上,大明的江山依旧还在朕的手上,朱棣、朱权…,你们说到底都是一群乱臣贼子,朕才是真正的大明天子,哈哈哈哈…”。朱允文自言自语的话,响彻整个庭院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