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知府离开之后,净圆看向谢玉琰:“回汴京这一路,是真的不太平。”
只不过,不太平的可不是她们。
谢玉琰知晓净圆师太的意思,也不多说,只是倒了杯茶道:“还有一桩事要交给师太。”
净圆颔首等着谢玉琰说完。
谢玉琰道:“我们临走之前,您还要找到邱知府吩咐几句,让邱知府做桩事,告诉他是生死所系。”
净圆微微挑了挑眉:“是否有点太过了?”
谢玉琰看向净圆:“师太的意思是,让邱知府太过轻易地脱身?”
净圆忍不住一笑,此时此刻她哪里有半点出家人的样子,她捻了捻佛珠道:“养出一个知府也不容易,留一留兴许以后还能用得上,娘子将这么一份功劳留给邱知府,将来邱知府必定心怀感激。”
净圆道:“娘子让我与知府说些什么?”
“我留了点东西给邱知府,”谢玉琰道,“不过要我们离开半日之后,知府再亲自去看。”
净圆点头:“我知晓了。”
谢玉琰还有些事要安排,却也没有让净圆师太离开。
净圆师太也不觉得无聊,就在一旁陪着。
望着谢玉琰的一举一动,净圆师太有时候会觉得有些恍惚,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面前的人并非谢娘子,而是大梁当朝的太后娘娘。
片刻之后,她回过神来喃喃地道:“大娘子若是有心仕途,兴许……”
谢玉琰道:“兴许臭名远扬也未可知。”前世她不就是人口中的妖后,被百姓唾骂,死的时候,不知欢喜了多少人。
所以……
做什么样的人,并非她自己能决定。
净圆师太忽然笑起来,眼睛也跟着眯起如两弯月牙,她知晓为何喜欢这谢娘子了,旁人都看不透的,谢娘子偏能看透,仅这一点,就让她觉得,跟着谢娘子定会看到许多有趣的事。
……
邱知府虽觉得眼前的事不好办,好在净圆师太和谢娘子就要离开隆德了。
“务必要将事情做好,”邱知府吩咐通判,“一定要是能信得过之人。”
通判道:“知府大人这个主意好,将‘敢勇’充作民夫,就能避开出兵数目之事,即便将来被弹劾,咱们也能辩驳。”
这些小动作瞒不过去,但大梁律法又没有规定,不能临时下派劳役。
“希望他们能赢吧,”邱知府叹口气,“若是输了,即便朝廷不会治我擅自出兵之罪,也会被人暗中算计。”
好在无论如何,慈宁宫都不会倒,他好好听话办事,至少能保住一条性命。
最终邱知府派了三十名兵卒,二十五名民夫,这也是他尽力做到最好了。剩下的几十兵马,还要继续抓捕妖教徒。
虽然有意隐瞒,但消息还是不胫而走。
谢玉琰还未出发,厢军指挥使薛龙就赶到阻拦,邱知府见状迎上前。
“这是何意?”薛龙指着囚车,“难道朝廷派来了兵马,来押送这些犯人?”
邱知府摇头道:“没有,不过也不能这样耽搁下去,此事非同小可,该早些启程向朝廷禀告妖教之事。”
薛龙皱眉:“衙门人手不足,路上若是遇到劫囚该如何是好?”
邱知府维持住表面的淡然,公事公办地道:“做事岂能瞻前顾后?眼下正是覆灭妖教的好时机,早些知会朝廷,也能更好的处置眼下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