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满意地点点头,转身对大家说:“好了,各自回到岗位上去吧。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是可以战胜任何困难的。”
经过数小时的激战,曹操的军队终于被彻底击退。
战场上,尸体横陈,血流成河。
我方虽然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最终还是赢得了这场胜利。
“各位,这次的胜利离不开大家的努力。”刘协对身边的众人说道,“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后勤人员的经验不足等。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我们的作战方案。”
夜幕低垂,营帐内灯火摇曳,映照着刘协深邃的目光。
他坐在案前,翻阅着一份份密报,眉头紧锁。
“丞相,”刘协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忧虑,“我们必须确保后勤体系能够支撑得住。否则,即便我们有再好的计策,也会因粮草不济而功亏一篑。”
庞统轻轻点头,目光沉静:“陛下所言极是。此次调整,务必做到万无一失。我已经拟定了几条建议,不妨一同商议。”
祢衡也附和道:“确实,陛下。后勤是根基,根基稳固,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亦有一些建议,望能为陛下分忧。”
“好,”刘协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我们从长计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人围坐在一起,开始细致地探讨起后勤调整的各项细节。
营帐内气氛逐渐变得热烈,时不时传来激烈的辩论声。
尽管意见各异,但每个人都在为汉室的未来殚精竭虑。
数日后,刘协终于敲定了初步的后勤调整方案。
然而,当他将这一方案公布给各位将领时,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阻力。
营帐内,众将聚集一堂,气氛异常紧张。
刘协站在正中央,面色平静,手中握着一卷竹简。
台下的将领们则各怀心思,不少人面露不满。
“陛下,”一名将领站起身来,满脸通红,“我们骑兵营急需更多的粮草和马匹补给!若是按照您的方案,我们的战斗力将大打折扣!”
“不错!”另一名将领紧接着附和道,“步兵营也需要更多的武器和盔甲。若是没有足够的装备,如何与曹军抗衡?”
营帐内顿时响起一片附和声,将领们的争吵声此起彼伏。
刘协的脸色愈发凝重,眉头紧蹙。
他深知,这些将领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但若无法统一调配,后果将不堪设想。
就在此时,赵云站了出来,沉声道:“诸位将军,切莫冲动。陛下自有妙计,还请稍安勿躁。”
典韦也跟着站起,双手抱拳:“是啊,大家先听陛下一言。”
刘协点了点头,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诸位将军,我知道你们的心意。但请相信我,此次调整是为了汉室的长远利益。若是各自为战,只会让曹操有机可乘。”
营帐内的喧嚣声渐渐平息,众将的目光都投向了刘协。
这一刻,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他的解释。
刘协深吸一口气,缓缓展开手中的竹简,开始详细讲解起自己的方案。
他从前世所学的《霸王心经》中汲取灵感,提出了“平衡之道”。
这一理念的核心在于,根据各部队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确保每一支部队都能得到应有的支持。
“骑兵营虽需马匹,但也应考虑步兵营的装备需求。我们不能厚此薄彼,而是要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刘协的声音坚定有力,“步兵营的武器和盔甲固然重要,但骑兵营的粮草也不可忽视。我们要做的,是在有限的资源下,发挥最大的战斗力。”
随着刘协的解释,众将的神色逐渐缓和。
庞统和祢衡也在一旁适时补充,进一步解释了方案的合理性。
营帐内的气氛逐渐变得轻松,将领们开始意识到,刘协的方案并非偏袒某一方,而是为了整个汉室的利益。
“陛下英明!”一名将领率先赞叹道,随即引发了一片附和声。
“陛下所言极是!”另一名将领也跟着说道,“我们方才太过急躁了,还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