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虽身着布衣,却气度不凡,眉宇间透着从容与智慧。
“久闻庞士元大名,今日得以相见,实乃三生有幸。”刘协率先打破沉默,语气诚恳而谦逊。
庞统微微一怔,没想到当今圣上会亲自登门拜访。
他打量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帝王,心中暗自揣测。
刘协没有急于说明来意,而是先向庞统请教起当今天下的局势。
从荆州的地理形势,到各路诸侯的实力对比,再到百姓的疾苦民生。
二人越谈越投机,不知不觉已是黄昏时分。
然而,刘协深知,要让庞统真正心甘情愿地出山相助并非易事。
于是,他开始故意提及一些历史上着名的明君贤臣之间的趣事,以此来试探庞统的志向和抱负。
庞统也并未轻易表露自己的想法,只是静静地听着,偶尔发表几句独到的见解。
刘协见状,并未着急,反而更加深入地与庞统探讨起治国安邦的大计。
他提出了一些颇具现代思想的观点,如重视商业发展、改善民生等,这让庞统感到十分惊讶。
在古代,大多数帝王都只关注军事扩张和土地兼并。
很少有人能够从更长远、更全面的角度考虑国家的发展。
庞统开始重新审视眼前的这位帝王。
他发现刘协不仅有着非凡的胆识,更有独特的谋略和远见。
“士元兄,”刘协终于道出此行的目的,“如今朝廷危难,四方受敌。朕深知自身能力有限,唯有求贤若渴,方能振兴汉室。不知士元兄可愿出山相助?”
庞统沉默片刻,望向远方的夕阳,缓缓说道:“陛下以诚相待,统不敢推辞。只是…”
“但说无妨。”刘协急忙说道。
“统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庞统转过身来,目光灼灼地看着刘协,“当今之世,非一人之力所能挽回。若陛下真心想要匡扶汉室,必先广纳贤才,虚心纳谏。”
刘协听罢,郑重其事地点头:“士元所言极是。朕愿以布衣之礼待士元,今后军国大事,皆愿听君一言。”
说罢,刘协亲自为庞统整理衣冠,执弟子之礼。
但庞统并没有立刻答应下来,他想进一步考验刘协的决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是他对刘协说:
“陛下,您虽然有诚意,但我还想看看您是否真的能做到这些。”
“我将离开一段时间,若您真心希望我辅佐您,就请按照我们刚才所说的去做。”
“等我回来之时,再做定夺。”
刘协听后,并没有丝毫犹豫,他坚定地说:
“士元尽管放心离去,朕一定会按照你说的去做。”
“朕相信,只要朕真心对待天下人,总有一天士元会回来的。”
庞统离开后,刘协立即开始着手实施自己的计划。
一方面他广开言路,鼓励大臣们积极进谏。
另一方面他亲自走访民间,了解百姓的需求,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民生的政策。
同时,他还积极寻找其他贤才,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是有才能的人都被他招入麾下。
时间一天天过去,庞统一直在暗中观察着刘协的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