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英那日与周芷若只是在那矮墙上坐了一回,并未在村里四处看过,周芷若虽然年少,但也知这村子里并无甚歹人,便领着沐英四处转了。
周芷若的家里靠近村西,村西那边有个祠堂,乃是何氏宗族的,只因这几年饥荒,族长也不在了,故此不但年久失修,更有偷着把祠堂里的木料供桌等物偷着去卖了的。何圣也知道荒年的艰难,对这些事也都是睁一眼闭一眼。
所以远远看去,这座祠堂大是大了,但是却因为这大,更显得破败了,连那屋上的瓦,都少了不少,露出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漏洞来,想是也被人偷了去卖了。
沐英看了几眼这祠堂,忽道:“这是何家的祠堂,咱们来这里做什么,没的让人喝斥了。”
周芷若见沐英年纪虽小,但却是个懂事的,心里也很欣赏他,便笑了笑:“只是让你知道,这里有个祠堂罢了。没事谁会来这里,都破败成这样了。”
二人在村西边转了一圈,见日头渐渐到了当顶,便回了家去。遥扔望见家门,却见门忽地开了,正是刘氏辞了薛氏回家去。
刘氏开门见两个孩子走了过来,笑着回头对送出来的薛氏道:“这两个孩子倒真是有缘的。你才说的他们二人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所生的,你看果然一点也不生分,才见着两天,便形影不离的。只望我肚子里这个,以后也与他哥哥如这般要好!”
薛氏笑道:“哪有不疼自家弟妹的,嫂子多虑了。”
二人又笑了一回,刘氏自回家中去,薛氏也去灶下做饭。
沐英只是跟在周芷若身后,心中只想与周芷若多说两句话,但他跟着母亲东躲西藏惯了,平日里不知该怎么与人打交道,只知听话做事,所以想要亲近周芷若也是没有办法。
周芷若只当他是个孩子,见他跟在身边,也没太在意,待吃了午饭,二人一时无事,便去各自午睡。周芷若只在母亲床上打滚,薛氏也只随了她去。沐英知道周芷若不愿与自己同床,也不来多看,径自去屋里睡了。
一觉醒来,已经申时,周远达与何三买了几斤肉,各提了五七斤酒回来,周远达硬要送了何三一块肉,何三推辞了两下,也便收了。
薛氏见周远达毕竟没听自己的,多买了肉食回来,虽然埋怨了几句,但也没往心里去。周芷若知道家中不甚富裕,请了这回酒席,只怕也要过几个月的清苦日子了。
不过周芷若前世不管是在江上,还是在武当,甚至后来在峨眉,都是吃惯了粗茶淡饭的,倒也不怎么在意。只是薛氏一直心疼女儿,便是没有肉食,也时常在菜里多放些油花。养了鸡后,那下的鸡蛋,也时常煮了给女儿吃。
这日薛氏又蒸了两个蛋,四个人分吃了。周远达道:“天冷得很,这肉也放不坏,我特意多买了些,你且作些腊肉吧。何丰年和赵必大因着那日的事,不敢再去林子里,我一个人也不好去,前次的腌肉也吃得差不多啦,做些腊肉,年下里也好吃。”
薛氏应了,只往周芷若碗里挟菜。周远达知道她是心疼女儿,生怕多了一个人,女儿吃得少了,便也只作不见,只是招呼沐英快吃饭,然后随他去社长家里。
周芷若其实倒也不在乎这些,只是一是不忍怫了母亲的好意,二来被母亲照顾,心中也是受用,便也不管这些了。
周远达本来回来得早,吃了晚饭也还只酉时未到,虽然天色将晚,但还看得清路,此时出门去,也省得路上点灯。沐英随着周远达出门,薛氏问周芷若:“英儿晚上睡相好么?没扰着你什么吧?”
周芷若心中暗笑,但面上却不动声色,道:“没呢,他乖觉得很,睡下便不动的。”
第十五章 薛氏生病
薛氏略笑了笑,道:“你与我们睡惯了的,我也知你是个睡相老实的,却怕他搅扰了你。等再过两年,我和你爹再攒几个钱下来,便再建一间屋子,让你单住。”
周芷若没有应声,只是点了点头。薛氏摸了摸女儿的脸,道:“娘知你心善,若是英儿有什么事欺负了你,你便来告诉娘。虽然要你照顾他,但毕竟他是男孩子,也不必事事迁就他。”
周芷若笑着扑在薛氏的怀里:“娘,女儿知道你疼我,你也别担心了。”
此时周芷若已经五岁了,生得又比同龄的孩子长大,薛氏却仍抱起了她,在她脸颊上亲了一口:“乖女儿,知道为娘的心就好了!”
看着母亲刚刚年过三十,便颇有风霜之感的面容,周芷若也是心中颇有感触,心想——只要父母能够平安一世,我便是去做人家几年仆婢,又能怎样!
母女二人说了会子帖心的话,薛氏又教着周芷若认了几个字,见周芷若一点就通,记起字来很是快捷,心中也是高兴,便想着过几日让周远达却买些《三字经》和《女诫》之类的书回来让周芷若读一读。
周远达那边带着沐英去了社长何圣的家里,正式请了社长后天来家中吃酒,又坐了一回,说了想把院子扩大的想法,何圣却没有立即应了,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