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此刻正斜靠在椅子里,二郎腿高高翘起,嘴里叼着一根尚未点燃的香烟,眼神游离,百无聊赖地翻动着一本页面泛黄、边角卷曲的旧医学杂志。
杂志上的内容他早已烂熟于心,这般举动不过是打发这无趣的时光罢了。
他现在越来越理解疑难杂症科这写医生了,没有希望,对患者和医生,都是一种煎熬。
就在这时,护士林沫脚步匆忙,神色间带着一丝焦急,领着一位身形单薄、神情憔悴的中年男子匆匆走进来。林沫的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发丝也有些凌乱,显然是一路赶来的。
“岳医生,这位是张先生,他的症状实在太奇怪了,之前跑了好多家医院,都被无奈地告知束手无策。”林沫语气急促地说道。岳阳闻声抬眼,目光落在张先生身上。只见张先生身形消瘦得近乎皮包骨头,脸颊凹陷,面色蜡黄,毫无血色,眼神中满是焦虑与疲惫,仿佛被沉重的枷锁禁锢,看不到一丝解脱的希望。
“嘿,大哥,别总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再大的难题,跟我唠唠,说不定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岳阳扯着嘴角,露出那副玩世不恭的笑容,说话间,顺手将嘴里的烟拿出来,在桌面边缘轻轻敲了敲。张先生深吸一口气,那口气像是在腹中憋了许久,带着无尽的无奈与苦涩缓缓吐出。“岳医生,我这病啊,都快把我折磨得不成人形了。我老是感觉浑身乏力,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稍微动一动就气喘吁吁。吃不下东西,看见食物就觉得恶心,勉强吃一点,胃里就翻江倒海般难受。晚上更是遭罪,盗汗严重,常常半夜被热醒,睡衣被汗水湿透,紧紧贴在身上,那滋味别提多难受了。体重也一直在下降,短短几个月,就瘦了二十来斤。”张先生说着,眼眶微微泛红,声音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岳阳收起了笑容,神色变得认真严肃,专注地倾听着张先生的诉说。原来,张先生是一名长途货车司机,这份工作看似简单,实则艰辛异常。常年奔波在路上,作息时间完全被打乱,饮食更是极其不规律。有时为了赶时间送货,错过饭点是常有的事,只能饥一顿饱一顿。为了在漫长枯燥的驾驶途中保持清醒,他每天都要喝大量的咖啡,久而久之,咖啡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喝上五六杯。不仅如此,由于长时间开车,精神高度紧张,工作压力大得让他喘不过气来,他便染上了抽烟的毛病,每天至少要抽两包烟,试图通过尼古丁的刺激来缓解内心的焦虑。
几个月前,张先生开始察觉到身体不对劲。起初,只是感觉有些疲惫,他想着自己长期开车,身体劳累是正常的,休息休息自然就会好起来。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愈发严重。
他开始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对任何食物都提不起兴趣,原本还算正常的体重也迅速下降。夜晚的盗汗更是让他苦不堪言,睡眠质量极差,第二天开车时,常常感到头晕目眩,精神恍惚。
他去了当地的几家医院,做了血常规、生化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等一系列常规检查,结果却都显示正常。医生们见此,也只能开一些调理肠胃和补充营养的药物,让他回家观察。然而,吃了药后,张先生的症状不仅没有丝毫改善,反而越来越严重,体重还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这让他心急如焚,内心充满了恐惧与无助。
“岳医生,我不能就这么垮下去啊,我家里还有老婆孩子要养,他们都指望着我呢。您一定要救救我,只要能治好我的病,让我做什么都行。”张先生说着,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声音带着一丝哽咽,那是对生活的渴望与对家庭的责任交织在一起的呼喊。
岳阳拍了拍张先生的肩膀,动作坚定有力,仿佛在传递一种无形的力量。“大哥,别着急,既然来到了这里,咱们就一定想法子把这病弄个水落石出。先给你做些更详细、更全面的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岳阳心里清楚,这种不明原因的全身性症状,极有可能是某种罕见疾病的表现,治疗起来必然困难重重,但他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就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焰,驱使他一定要为张先生探寻出真相。
岳阳带着张先生来到检查室,这里摆满了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每一台都闪烁着科技的光芒,仿佛在等待着一场重要的使命。岳阳熟练地操作着这些仪器,动作娴熟而沉稳,眼神中透露出专注与专业。
他先为张先生进行了PET-CT检查,在检查过程中,那巨大的仪器发出轻微的嗡嗡声,缓缓围绕着张先生转动,如同一个探索未知的神秘使者,试图捕捉身体内部每一个细微的变化。
接着,又进行了基因检测,这项检测需要采集张先生的血液样本,岳阳小心翼翼地抽取血液,放入专门的检测试管中,仿佛那试管承载的是解开谜团的关键钥匙。最后,还进行了自身抗体筛查,每一项检查都严谨细致,不容有丝毫差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检查过程中,岳阳一边专注于仪器的操作,一边不忘跟张先生闲聊,试图缓解他紧张的情绪。“大哥,你这情况呢,就好比一辆车出了故障,可仪表盘上的指示灯都没亮,咱们得像侦探一样,仔细找找,看看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这每一项检查啊,就像是在汽车的各个角落寻找故障线索,只要咱们足够细心,就一定能找到问题所在。”张先生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那笑容中带着一丝苦涩,但紧张的情绪还是稍有缓解。他看着岳阳熟练的操作,心中涌起一丝希望,仿佛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经过一系列复杂而漫长的检查,结果终于出来了。岳阳坐在办公桌前,看着手中的检查报告,眉头紧锁,脸上露出凝重的神色。他的眼神紧紧盯着报告上的各项数据和结论,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看穿。原来,张先生患的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成人斯蒂尔病。
这种病的发病率极低,在人群中如同沧海一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容易误诊漏诊。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目前医学研究认为可能与感染、遗传、免疫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张先生长期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如饥一顿饱一顿的饮食、大量饮用咖啡、长期熬夜以及抽烟等,极有可能导致了免疫系统紊乱,从而诱发了这种疾病。
回到办公室,岳阳召集科室医生讨论治疗方案。办公室里,气氛凝重而压抑,仿佛有一层无形的阴霾笼罩着。赵医生靠在椅子上,双手交叉抱在胸前,一脸无奈地摇了摇头。“这病太罕见了,咱们医院以往几乎没有治疗这种病的经验,而且病情容易反复,治疗难度极大。我看还是劝患者去大城市的专科医院吧,那里的医疗资源更丰富,专家经验也更充足,咱们这儿可能真的治不了。”赵医生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力与惋惜。
孙医生皱着眉头,在一旁附和道:“是啊,这种病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可这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大得很,不仅可能会引发感染,还会导致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一系列严重问题。而且,免疫抑制剂的选择和使用时机也非常关键,稍有不慎,就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到时候可就麻烦了。”孙医生一边说着,一边摇头叹气,脸上满是担忧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