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锁门的,也只有富商一个人啊。
那富商的死就没有问题。
“为什么要杀人,很简单,因为石头不是赠送的,是他们偷的。”
咦?众人看向了顾雨。
顾雨看了卷宗之后,已经解得差不多了。
“他们不是讲过么,头一天带他们参观了,他们起了贪念,就偷走了石头,富商发现之后,肯定大发雷霆,但毕竟是学生,没有立即报警。”
如果立即报警,就没有后来的事了。
“几人肯定被富商辱骂和威胁了,所谓得第二天的见面感谢,其实是批判大会,大家不想毁了自己的前途,就铤而走险。”
其实这个手法,实在是小儿科。
顾雨起身,将案发现场大致画了出来。
“警察认为自杀,是因为案发时,是密室,对吧?但你们想想,当时有哪些人在现场?”
哪些人?
不就是非自然社的人,以及一个带他们来见富商的佣人吗?
“门确实是锁的,也是人反锁的,但房间还有窗外啊。”
窗户?
对啊。
“当所有人闯进来时,你只会第一时间看到尸体,对吧?当时是谁报的警?”
贺军立马去看了卷宗。
“是佣人!”
对,顾雨说,
“佣人被支开了,那么一个不是密室的密室,也会在佣人离开的短暂的一分钟内,变成一个密室。”
比如,本来没锁的窗户,被非自然社的人关上了,一个完美的密室,不就制造了出来?
无论是报完警的佣人还是后面到的警察,都只会看到关上的窗户,以及早就被布置好的案发现场。
所以密室根本不能成立。
那种情况下,它太容易被制造出来了。
“而且,死者的书房,在一楼。”
一楼开窗,逃出去就更容易了。
“等等!”
夜幕发现不对。
“别忘了死者是安眠药死的,凶手就算躲过了别墅佣人的视线,那从窗户翻进来,死者不抵抗吗?”
死者会大骂吧?
这动静,还不得引起其他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