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堂上的皇帝听后也是面露喜色,再次看向手边的机密信件,上面就是寥寥两个字:顾,善。
这是他的亲兵西北军防昨天传来的,他们很早之前就已经跟顾青山接触过了。
皇帝挥手示意其他的人离开,将顾青山单独留了下来。周围的宫女与太监也都纷纷退出殿外。
就连皇帝贴身的福禄公公在看了顾青山一眼后,也到殿外去等着了。明着看,这大殿之上就顾青山跟皇帝两个人。
但顾青山心里明白,肯定还是很多人在暗中保护着皇帝,那些暗卫可是无处不在的。
等了许久,皇帝才开口:“青山你可愿意去翰林院。”
顾青山:“只要是陛下的安排,臣都愿意。”
皇帝很满意顾青山的回答,他没有说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而是只要自己安排,他都愿意。
皇帝现在看顾青山是越看越喜欢,不愧是西北军防选中的人。
自古能去翰林院的人都是名贵清华的人。翰林院是皇帝的近臣,翰林院的首长被称为翰林学士,官职虽然是从正五品,但实际上已经相当于是丞相了。
可以跟丞相平起平坐,一个在皇帝的前朝,一个在皇帝的内殿。顾青山任职的是翰林院中的修撰,是从六品官。这一批殿试中,就属顾青山的职位高了。
顾青山出来的时候,是由福禄公公一路护送到宫门口的。顾青山对这里的官职是一点都不懂。
都到殿试了,不应该要选前三甲的吗?他所熟知的状元探花榜眼都没有了。这个大同国跟他所了解的历史朝代,还是有很大不同的,顾青山不能按照常理来了。
趁着福禄公公护送自己出去,顾青山将自己有疑惑的地方都问了一遍。
顾青山:“福禄公公好,我想问一下,这个修撰平时都是干什么的。”翰林院做什么的,顾青山大致是了解的,但修撰他第一次听别人说。
福禄公公朝着顾青山拜了一拜,他从小就伺候陛下,如今陛下看重这个顾青山,那他自然是要比平时耐心些:“我朝的修撰负责掌修国史、记载陛下的言行、平时还要讲经史。”
顾青山一听,这要干的活还是不少的。
福禄公公抬眼看了顾青山一眼,似乎是看出顾青山的困惑,于是继续道:“像顾大人您,就是每隔十天就要来勤政殿记载陛下的言行,您负责将陛下与大臣门讨论的问题都给如实的记载下来,陛下过目后才行。”
顾青山没想到还是轮班制:“福禄公公,那我一般要在勤政殿记载多长时间。”
“三天三夜。这三天中您都要在勤政殿,陛下到后宫就寝后,您就在偏房中休息,半夜有大臣见陛下时,您就要记载其言行。”
顾青山:“多谢福禄公公,那我何时上朝?”
“修撰不需要上朝,没到十天期限时,您就在翰林院修国史或讲经学,具体的还要看翰林学士的安排。”
前面就是宫门了,顾青山毕恭毕敬的朝福禄公公拜了拜。顾青山将一包银子塞到福禄公公的手里。
“福禄公公,今天麻烦你了,这个是我的一点心意,还请你收下。”
福禄公公笑眯眯的收下,嘴里还不停的念叨着:“顾修撰有心了。”目送顾青山出了宫门后,福禄公公才笑着回去复命了。
掂了掂份量,钱还不少。脸上的笑容就更大了,嘴上说再多的感谢,不如银子来得实在。
其实从皇帝故意略过顾青山,提问其他的人时,顾青山就敏锐的察觉到皇帝待自己的不同。
包括将自己单独留下,还让自己进翰林院,一切都透着奇怪的。这翰林院是人才储备地,皇子的伴读老师都出自翰林院。
往往都是前三甲的人进,但如今的陛下并没有选前三甲,处处都透露出不简单。
“青山~青山这里。”楚翊在不远处叫着顾青山,他和洛白提前出来后,两人就在宫门不远处等着顾青山了。
等了许久才看到顾青山被陛下最信任的福禄公公亲自送出来,本来他们是为顾青山感到高兴的,他能得到陛下的青睐。但顾青山一出宫门,就眉头紧锁的样子,楚翊洛白很是担心,怕顾青山又有什么变故。
顾青山听到楚翊叫自己的声音,转头一看就发现了楚翊洛白二人,吴叔也在一旁等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