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房地产改革,都有点“偷偷摸摸”、“遮遮掩掩”。
除了解放前的地产有明确产权的核实归还,极少数的特批购买房产忽略不计,到85年以前,全国都没有大面积的商品房销售。
包括让卫东通过卫生巾厂“买下”一百八十套住房,再为职工担保借贷购买,那都叫单位集资建房,而不是私人买卖。
对,他还以贸易公司的名义在好吃街买过一栋门面房,也不属于私人买卖商品房。
甚至包括商州那几栋公开对全市出售的住宅,也可以算再进一步,是群众集资建房。
这些步骤都说得上是在小心翼翼的靠近触碰最终的核心,房产私有制。
毕竟喊了几十年的割尾巴。
两三年前卖瓜子都要被抓起来,现在可以私人买卖房产,就问颠覆大不大。
很多人思想上转不过弯来也正常。
不光做干部的抵制,普通市民也不理解,以前好好的免费分房,怎么到我这就没了!
所以偌大个体育馆交易现场,居然没多少人……
让卫东已经很小心了,开车过来故意远远的停好,抱着孩子走过去,就是知道今天电视台、报社也会到场拍摄抓新闻。
黑色“X”标识的四驱小面包车再没豪华味儿,那也是私家车容易被围观。
不当这个出头鸟。
要不是只有这么个多年难逢的购房渠道,要是有手机可以遥控指点老婆小姨子买房选房,他绝对不会来现场。
结果走过来看见路边挂着大量横幅:
“热烈庆祝市民选购住房交易会胜利启幕”、
“住得满意、选得开心,圆您一个住房梦”、
“支持住房改革,就是支持四化建设”、
还有锣鼓喧天、喇叭宣讲的热闹气氛,却没多少人聚集朝着这边走,就有点想打退堂鼓。
这局面不对劲啊!
没有被聚集起来抗议,已经算是很给力了。
那些有意无意晃悠在路边的目光犀利,怕是维护秩序防备各种情况的治安人员吧。
这哪里是交易会,简直断头会!
董雪莹都看出来,默默的朝男人手臂上抱紧些倚靠住。
和让卫东一样,都是被短暂扣押过的后遗症。
反而可能尤启立那种关了好几次,时间较长的老油条才会无感。
凤雏就没这种敏感,下车还叽喳得意的要带上摄像机,记录这个家里的重要时刻。
让卫东好不容易才劝住初代自拍爱好者别显摆。
自从把摄录一体机带回家,这妮子就夜以继日的翻看让卫东在国外拍的那二三十盘录像带,仿佛就算是跟着姐夫出国了。
现在也东张西望:“为什么人不多?”
让卫东悄悄把娃抱高点遮脸:“有多少人买得起?没有广泛宣传过的贷款模式也很难接受,谁都不愿欠债几千上万吧,而且更多人还是抗拒,想要免费的福利分房,不到彻底没了就还有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