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太后娘娘关心!”众人整齐划一,再次恭敬行礼,声音中满是对太后关怀的感激与敬重。
何太后轻轻颔首,眼中满是期许,语重心长地说道:“多余的话,我也不再赘述了。我便在这晋阳,盼着、等着诸位爱卿凯旋荣归,为大汉立下不世之功。”她的话语虽简洁,却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给予众人坚定的支持与鼓舞。
待行礼完毕,众人纷纷利落地上马。张铮一马当先,身姿矫健,他轻轻一提缰绳,胯下骏马嘶鸣一声,便朝着远方踏出了坚定的步伐。
身后,大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浩浩荡荡地跟随着,扬起的尘土在日光下弥漫,气势恢宏。
晋阳城墙上,糜贞和蔡文姬并肩而立,她们的目光紧紧追随着张铮和大军远去的背影,眼神中满是眷恋与不舍。
微风轻轻拂过,撩动着她们的发丝,却丝毫未能分散她们的注意力。糜贞的眼中泪光闪烁,那晶莹的泪花在眼眶中打转,却始终强忍着不肯落下,她紧咬下唇,双手不自觉地抓紧了城墙的砖石,仿佛这样便能留住张铮离去的脚步。
蔡文姬则早已泪湿双眸,两行清泪顺着她那白皙的脸颊缓缓滑落,她顾不得擦拭,只是不停地挥舞着手中的手帕,向着远去的大军依依不舍地挥手,似乎想要将自己的思念与牵挂随着这挥手的动作一同传递给张铮
。
她们的身影在城墙上显得如此单薄,却又如此坚定,成为了晋阳城中一道令人动容的风景。
大军马不停蹄地行进了五日,终于抵达了萁关。当夜幕降临,整个萁关城内瞬间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街道上,士兵们互相拍打着肩膀,分享着沿途的见闻,欢声笑语此起彼伏。长久未曾谋面的众人,此刻相聚,聊得格外起兴,仿佛要将分别后的时光都一一补上。
城主府内,灯火辉煌,张铮、田丰、赵云等一众重要将领围坐一堂。
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酒菜,众人一边大快朵颐,一边兴致勃勃地交谈着。暖黄色的灯光映照在他们脸上,勾勒出或豪迈、或儒雅的神情。
正聊得酣畅之际,一名侍卫匆匆走进来,单膝跪地,高声报告:“报告,袁绍有最新消息传来!”声音打破了室内热烈的交谈氛围,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侍卫。
张铮微微皱眉,伸手接过侍卫递上的绢布。他展开绢布,神色专注,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起来。看完之后,他的目光微微闪动,随后将绢布递给了田丰。
田丰接过,缓缓展开,目光快速扫过绢布上的内容。读完后,他抬起头,神色凝重又带着几分感慨,缓缓说道:“这么多人参与会盟,看来这次袁本初是下了血本了。”
张铮轻轻点头,端起酒杯,轻抿一口,开口道:“袁绍当初被董卓赶出洛阳,那可是灰头土脸,狼狈至极。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报仇的机会,他怎会轻易放过?
他这是必定要向世人宣告他的能力,重振往日雄风,同时也是想借此机会震慑群雄啊。”
田丰微微苦笑,眼中闪过一丝嘲讽:“确实如此。这群人,表面上打着讨伐董卓的正义旗号,可实际上,个个心怀鬼胎,不过是在为自己的利益精打细算罢了。
此次会盟,看似众志成城,实则暗流涌动,前途未卜啊。”
众人听了,皆是神色各异,一时间,室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唯有烛火轻轻摇曳
。
“别管他们各自打着什么样的算盘,只要咱们自己稳住阵脚,不被这混乱局势干扰就成。他们有他们的谋划,咱们按自己的节奏来。”张铮神色坚定,扫视众人,沉稳有力地说道。
他的声音不高,却在这城主府的议事厅内掷地有声,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众人听闻,纷纷心领神会地点点头。灯光下,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张铮的信任与追随,张铮的每一句话都如同定海神针。
张铮接着站起身来,走到悬挂的军事地图前,手中的令牌指向地图上的关键位置,开始有条不紊地部署:“明日大军出了萁关后,咱们兵分两路。
一路由元皓、儁乂你们两人带领一、二、三、四、五营,共计两万五千人马。这一路要避开正面的五关,从临县、巴东迂回,直捣洛阳。
大家都清楚,一旦各方势力齐聚讨伐董卓的会盟,洛阳城内的兵力必然空虚,你们务必抓住这个时机,见机行事,拿下洛阳。”
说到此处,他稍作停顿,目光炯炯地看向被点到名的两人,那目光里满是期待与嘱托。接着,他又转向另一侧,继续安排:“另一路由我,还有子龙、公明、虎子带领剩余的五个营,参与会盟。咱们在会盟中,一方面要与各路诸侯周旋,展现咱们的实力与态度;另一方面,也要时刻关注各方动向,不能有丝毫懈怠。”
话音刚落,众人齐刷刷地站起身来,身姿挺拔,齐声高呼:“谨遵君命!”那洪亮的声音,仿佛要冲破屋顶,震彻整个城主府,彰显着他们坚决执行命令的决心。
第二日清晨,天色微亮,整个萁关便热闹起来。五万大军在城外集结,军旗烈烈作响,士兵们精神抖擞,整齐排列。随着一声令下,大军缓缓开出萁关。
只见军队分成两支,一支在田丰和张合的带领下,朝着蜿蜒的小路进发,身影逐渐消失在山峦之间。
另一支则在张铮等人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向着会盟之地行进。两支队伍,肩负着不同的使命,向着不同的区域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