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百科 > 第233部分(第2页)

第233部分(第2页)

李鑫一家,也是搬了回去,原本李家就是省城中人,有自己的宅邸院落,前一阵住张家,是预备一起出逃,大家守望相助,后来局面一天比一天好,自是搬了出去,仍然回自己家里去住。

待张德齐进来时,厨房外间的方桌上已经摆了几样小菜,红色的腌萝卜切成条,色泽十分鲜亮,青色的泡酸菜,这是每天必有的,另外两道菜,则是炒的雪里红和摊鸡蛋,油光泛亮,正冒着热气。

配菜的则是小米粥和黄馍馍,省城人家,这样吃已经算是极讲究了,兵荒马乱的,城外的粮食和吃食并不是一直畅开着送进来,而且前一阵鞑兵驻在城外,附近的村庄都被祸害的不轻,完全恢复最少还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城中人家,不是正经士绅富贵人家,想吃这样的饭菜,也是得下很大的决心才成。

张德齐原本收入很低,根本不可能负担的起,不过加入浮山之后,收入就是猛增。

浮山这个张守仁一手打造出来的团体,在待遇上是足够吸引当时的豪杰志士了。张德齐和李鑫是在营务处书记局,一进来就等同于哨官,俸禄加补贴,一年总有五六百两的纯收入了,如果回到浮山,还有上学到农副产品加上勤务员一条龙的官员待遇,加起来就更加的可观了。浮山医馆看病方便和减免费用这一条,吸引力就够大了,现在山东地方,甚至是河北,将危重病人送到浮山的官绅世家,可也是大有人在呢。

这么一来,李鑫的收入都是翻了好几倍,更不要提张德齐这种一年只有十几二十两收入的穷酸书生了。

待遇好了,底气也足了,这会子是迈着四方步进来,自有一家之主的那种沉稳气质。现在他的大舅哥夫妻俩对他都是十分的客气,甚至是有点巴结的感觉,倒是老岳父一生沉浮不定,比起后生们要稳重的多,对张德齐的态度变化不多。

“见过泰山大人。”

进了门,先作揖行礼,老岳父很沉稳的点了点头,妻舅李均方则是抱拳长揖,礼数上比平时更恭谨了几分。

张德齐颇觉奇怪,正想发问,老岳母已经从灶间那边过来,手擦着围裙,对着张德齐赔笑道:“德齐啊,均方也想在浮山谋个事做,也是同你一般,给那张将主效力,他文墨还过的去,做些文墨书启的事怕也来得,就是等乡试大比之年就得去应试,这个……”

说到这,岳父脸上神色十分难看,显然是有点不好意思,但碍着老妻和儿子儿媳是一条心,老头子十分为难,但也无可说得。

李均方脸上却是露出一点矜持和得意之色,在他看来,张德齐交了狗屎运,遇到张守仁这种糊涂将主,一年几百银子请了这个穷措大过去,还真不如请自己!

好歹自己在德州和济南都小有文名,墨卷也被选入时文闱墨之中刊行,小小算是个名士,请张德齐,这真是花的冤枉钱!

第四百零六章 新规(1)

原本银子拿的再多,李均方也不会愿意到张德齐的幕府中效力。向来文士给武将效力,讲究的是对方的名声和实力,不然的话,会损伤自己的资历,将来提起来,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张守仁若是小小游击,李秀才只要不饿死,这个钱是不会去赚的。

但现在张守仁是征虏将军,太子少保,副总戎的职掌,给这样的大人物当幕客,这个身份倒也是够了。

还有,这个浮山营的待遇,确实也有点打动人心来着……

“大舅,你想到浮山来,这是好想头,不过,想直接做什么呢?”

“这个,不就是赞襄军务,文墨书启的事么?张大人不是地方官,总没有钱粮兵谷的事吧?就算有,小弟也可以临时抱佛脚,学一学也就会了。”

“呵呵,倒没有这么简单。”

“怕也不会有多复杂!”

一听张德齐的话,感觉是要坏事,李均方十分不悦,郎舅两人,就象是顶起牛来的样子。

见如此情形,老岳父只能长叹口气,预备出来打圆场了。

“大舅莫急,”张德齐含笑道:“我这里正好有几份东西,请大舅看看就知道了。”

他怀里还真揣着一些浮山营务处书记局会商后讨论的一些工作区划和规定的章程,包括成立财务处、屯田渔农处、林业矿业处等新部门的设想,还有原本营务处下的各局,有书记局档案局敬济院抚幼局巡捕局卫生局公务局统计局……这么多部门,书记局算是在营务处统一收发公文,汇总情况的一个大脑中枢,其工作之繁重也就可想而知了,还有将作处下的各局,仓储处的下属各局,每局的公文往来,书记局也是在居中协调,事情繁杂的叫张德齐和李鑫都觉着头疼,现在把东西往大舅子面前一抛,等李均方翻过几页后,顿时就是脸色大变。

在场的妇人们不知就里,见此情形,也都是变了脸色。

老岳父不愧是个举人,拿过一本看了一会,便是变色道:“这东西,是你们创立的,还是张征虏自己的主张?”

“这个我倒不敢贪功,多半是征虏自己的主张。”

“这是胸中有大文章的大豪杰啊……”老岳父由衷感慨,向着脸色阴晴不定的儿子喝道:“你那点本事,够资格到浮山混饭吃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