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完嘉靖的这一番解释后,张溶的脸上浮现出恍然大悟的神色,低下头,呢喃自语道:“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在张溶看来,皇帝的这一招不可谓不高明。
先对外宣布,军机处是临时成立的机构,使得朝中那些大臣放松警惕,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件事情的阻力。
等到朝野上下,都逐渐习惯了军机处的存在以后,那么军机处也就没有了废除的必要。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将往军机处的身上,增添更多的权责。
如此一来,当朝中的那些大臣们发现不对劲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在想明白这一切后,只见张溶收敛心神,暗自感慨道:“陛下果然是天资英断,睿识绝人啊!”
就在这时,只听嘉靖的声音在张溶的耳旁响起,将其重新拉回到现实:“英国公要是觉得没问题,那么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
“遵命,陛下!”
张溶听闻嘉靖此话,当即从座椅上起身,神色一凛,不假思索地应声道。
嘉靖闻言,颇为淡然地瞥了张溶一眼,在略微颔首后,紧跟着吩咐道。
“行了,既然事情已经定下来了,那今天就先到这里吧!”
“是,陛下,微臣这就告退!”
在这之后,只见张溶向嘉靖躬身行礼,迈步离开了乾清宫。
从乾清宫返回英国公府后,张溶便马不停蹄地将定国公、武清候、新城候,以及黔国公府的人,悉数召集至英国公府。
大厅内,迎着众人那满是好奇的目光,只见张溶在脑海中组织好语言,面向众人,不紧不慢地叙述起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实不相瞒,就在不久前,陛下把我叫去了乾清宫,说是要设立军机处……”
……
夜幕降临,京城,严府书房。
当日,在下值以后,严嵩、严世蕃父子便乘轿,径直返回了严府。
此时,书房内。
严世蕃就坐在距离严嵩不远的地方,此刻,在他的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懊悔之色。
一想到皇帝分别赏赐给高拱、张居正的玉如意以及玉笔,严世蕃的脸上就满是慕羡。
毕竟,要是先前他要是不跟张居正换的话,那么肯定能够得到赏赐。
随后,只见严世蕃将内心纷乱的想法尽皆压下,看向严嵩所在的方向,缓缓道:“父亲,早知道会这样,孩儿当初就不跟张居正换了!”
严嵩在听完严世蕃的抱怨后,将目光从面前的书上移开,摇了摇头,不紧不慢地开口道:“事已至此,再怎么悔恨也是徒劳,不如专注于眼下的事!”
严嵩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片刻,瞥了严世蕃一眼,出言询问道:“对了,修筑‘功臣阁’的材料一事,进行得如何了?”
严世蕃闻言,当即不假思索地应声道:“父亲,孩儿已经将人派出去了,云南那边的石料倒还好,只是云贵川那边的木料可就难办了,只能通过海运来运输!”
严世蕃在说到这里的时候,不由得生出许多感慨:“要是有一天,能够修一条直达云贵川的路就好了,这样的话,往后想要将那边的木材运出来,也要轻松许多,能够节约许多成本!”
在听完严世蕃的感慨以后,只见严嵩思衬片刻,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只是为了将云贵川那边的木材运出来,就要修一条路,那边地形崎岖,修路的难度极大。”
“况且,这中间需要耗费的人力成本,是难以想象的,换算下来的话,完全得不偿失。”
严嵩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又紧跟着补充了一句:“除非有不要工钱、能够被任意使唤到死的人存在,不然的话,这条路是很难被修出来的。”
严世蕃听闻严嵩此话,仿佛像是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紧跟着开口道:“对了,父亲,说到这里,孩儿突然想起来,去年罗刹使团到访我大明的时候,曾经提到过,他们有一条贸易路线。”
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只见严世蕃命人从他的房间里,将早先临摹的一幅世界地图拿到了书房。
待地图铺开以后,只见严世蕃用手指向世界地图上,欧洲所在的方向,紧跟着说道。
“父亲,您看,当初罗刹使团提到的贸易路线,就是带着货物,从这里出发,然后再经过这个名为好望角的地方,在这里换取奴隶,然后将换取到的奴隶,再送到这里进行贩卖,最终变卖成金银运回国内。”
在严世蕃的描述之下,严嵩总算是明悟到了这条航线的用途。
随后,只见严嵩皱了皱眉,紧跟着说道:“这不就是在卖人吗,而且还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严世蕃听闻严嵩此话,点了点头,出言应和道:“父亲,您说得没错,孩儿在想,干脆就用这些奴隶来修路如何?”(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