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个月里。
部落雌性都在采摘果子、酿果酒、做果脯、做水果罐头等等等等……
黄瓜、西葫芦、番茄等等也都采摘了下来。
黄瓜炒鸡蛋、拍黄瓜、清炒西葫芦、西葫芦汤、番茄炒蛋、番茄汤、番茄底的火锅等等等等。
半个月后。
部落的原始铁块已经存储到一定的量了。
接下来就要正式做成铁制用具了。
……
桑恬和雄性们早早就到了熔炉这里。
第一件事儿就是挑选铁块。
铁块可能存在杂质、气孔等问题,要仔细挑选。
尽量选择质地均匀、杂质少的部分用于制作用具。
随后便把木炭准备好。
用来加热铁块。
这一步是要将冷却后的铁块再次放入熔炉中加热,使其达到一定的柔软度。
将挑选好的铁块放入加热炉中,点燃木炭,通过拉动风箱向炉内鼓风,使炉温逐渐升高。
当铁块被加热到樱红色,大概温度约
700
-
800摄氏度。
铁块的硬度降低,塑性增强,便于进行锻造加工。
接下来,就要开始锻打提纯了。
用锤子反复锤打加热后的铁块,这个过程可以挤出铁块中的杂质,使铁的质地更加紧密,同时也能初步塑造铁的形状。
在多次加热、锻打的过程中,铁块的纯度和质量会不断提高。
用钳子将加热后的铁块从炉中取出,放在之前用铁水做成的一个原始铁块铁砧上。
使用骨锤对铁块进行初步锤打,使其大致成型。
例如,这第一件铁制用具是制作一把斧头。
图纸早就交给身旁的核,核要对接下来斧头的形状做实时的调整。
勇有一把子好力气。
此刻由他先行将铁块锤打成大致的斧头形状。
包括斧头的头部和斧柄孔的雏形。
反复加热和锤打随着锤打的进行,铁块温度会逐渐降低,硬度增加,难以继续变形。
此时需要将铁块重新放回加热炉中加热,然后再取出进行锤打。
如此反复多次,直到铁块达到斧头所需的基本形状。
制作铁制用具就是麻烦,需要这样反复加热和锤打。
随后就要进行加工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