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的是李金梅的养鸡场,当年宰杀的小鸡,数量就超过千只。
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去年的时候,于长水来收购,村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所以大伙都憋着一股劲,养猪养鸡,大力发展养殖业。
基本上每家都养两头猪以上,鸡鸭就不说了,基本都从李金梅的养鸡场购买了上百枚种蛋,在自家炕头上进行孵化。
除了留下自己养着下蛋的,剩下的都宰了,就等着卖呢。
各家的白条鸡都宰杀完毕,盘得规规整整,表面还都挂着一层薄冰,保鲜得非常好。
在现场组织纪律的老村长都感觉有点震惊:“于同志,这好像有点太多了吧,你们厂子消化得了吗?”
在老村长看来,这数量确实有点多,白条鸡就有好几千个。
于长水则是眉开眼笑:“老爷子,您就放心吧,再有这些,照样能消化!”
他们轴承厂加上下面的分厂,职工就好几千,这些白条鸡瞧着挺多,其实也就是一家分一只的事。
“那就好,那就好!”老村长也连连点头,他原本还担心货物太多,人家买不了呢,要是砸在村民手里,那损失就大了,谁家也舍不得这么大吃二喝啊。
村民们当然更高兴,乐乐呵呵地领了一沓子钞票,手指蘸着唾沫,眉开眼笑地数着。
平均算下来,猪肉,加上鸡鸭鹅之类,每家都有二三百块的进账。
可不要小看这二三百块钱,放到县城里面,也差不多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工资啦。
李金梅的收获当然最大,这一批小鸡出栏,就是两三千块呢。
最厉害的当然还得算李卫国,于长水预订了五万斤冻鱼。
去年运回去两万斤,给职工分发下去,大伙都吵吵这鱼好,又鲜又肥。
厂领导也高兴,今年又额外多批了一些。
只是这几辆大卡车,装完猪肉半子和白条鸡之后,基本就满了。
而且于长水带来的现金也光了,他也没想到,能收上来这么多年货。
村民反倒是乐呵呵地安慰于长水:“于同志啊,没啥事,东西你们先拉走,等回头再算钱。”
也只能如此,于长水跟同事们商量一番,决定吃完饭之后,车队就先返回一趟,然后再过来。
瞧着这架势,还得跑两趟,毕竟还有五万斤冻鱼呢。
于是由现金员带领车队返回,于长水当然是留在这边主持大局了,其实主要是他惦记着明天参加婚礼。
因为车队要往回赶,所以到了中午的时候,李卫国就早点张罗开饭。
在农村,办喜宴头一天,把帮忙的和左邻右舍请来先吃几桌,这个叫拉水桌子,主要是尝尝大厨的手艺合格不,再犒劳一下这些帮忙的,等正式场合都卖卖力气,别出什么差错。
“好吃,比城里大馆子的饭菜都香。”于长水带来的人都吃得赞不绝口。
这年头,城里人的日子也紧巴巴的,都得省吃俭用。
于长水也夹了一块红烧鱼,细细品尝,然后点点头:“国子老弟,你这鱼,感觉比去年还好吃。”
李卫国笑着点点头,那是当然,入秋之后,他只要没啥事,每天都会往水库里撒上一舀子宝珠里面的水,反正不用也是浪费。
效果相当明显,水库里面的鱼,也就变得更加鲜美。
于长水也当场表示,收购价格,每斤比去年涨五分钱。
这个也正常,毕竟进入到八十年代之后,原本几十年没怎么动的物价,也渐渐出现上涨的趋势。
而且李卫国知道,这才刚打头,勐涨的时候还在后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