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昆顿了顿,收敛笑容,正色道:“不过,对于有创业志向的人,或者想把乡镇企业做大的人来说,这至少是个机会。
“你要是做这方面的报道,得从正面引导宣传。”
沈姑娘鼓鼓腮帮子,嘀咕了一句“你的消息可真灵通”。
一九八六年,我国正式出现“与国企联营”这种商业形式。
在此之前,即使是有路子有胆量的人,想干企业,往往也只能找个集体挂靠。
搞乡镇和私人企业,难度非常大。
设备都是国企淘汰下来的,技术是周末请城里师傅偷偷教的,市场是国企不屑于要的。
比如苏泊尔,就是乘这波东风、搞联营的典型。
苏泊尔起先利用沈阳双喜的技术和品牌,后来由于品牌使用费太高,甩开双喜自己干,倒是干得风生水起。
沈姑娘在想稿子的时候。
李建昆戳在池塘边,深嗅一口迎面扑来的春风,惬意地眯起眼睛。
他嗅到一股躁动、蓬勃,和烈火烹油的气息。
“啊却!”
似乎,有人在惦记他。
……
……
东城,某条胡同,某座四合院里。
赖中民握着黑色话筒,双眼瞪得滚圆:
“你说什么?
“李建昆是港城首富?!”
电话那头传来确定的声音。
赖中民喃喃自语:“会不会是同名同姓?”
然后,又握紧话筒,对电话那头问:
“那个港城首富李建昆,多大年纪?”
电话那头传来声音:“很年轻,此人十分神秘,关于他的信息即使是媒体上都披露不多,不过我曾在报纸上见过一次他的照片,大概……还不到三十岁。”
赖中民:“!!!”
他呆滞半晌后,不知是对电话那头说,还是对自己讲:
“可是我让你查的李建昆,他是内地人啊,怎么能做港城首富?”
电话那头解释道:
“赖叔,您有所不知,港城这边鱼龙混杂,很多大富豪都未必是本地人,东南亚的一抓一大把,查户口查的只是普通民众,富豪圈里可没人在乎这个。
“在这里,财富几乎是衡量社会地位的唯一标准。
“有钱,就能拥有一切。”
啪!
赖中民一拳砸在五屉桌上:
“如果这两个李建昆真是一个人。
“事情可就大了!”
ps: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