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愿意拿出最大的诚意接手您的研究成果。”
田中隼人笑了笑:“感谢您的诚意,但是,我并不缺钱。”
他指指自己的满头银发:
“我这个年纪,又能花多少钱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
“这些年通过转让专利,我这个教书匠,也算小有身家,连下一代都够用了。
“所以二位,真的很抱歉。”
李建昆:“……”
公司实力打不动对方。
钱也打不动。
油盐不进啊这是。
田中隼人抬手看了看表,是一块有些年头的西铁城,此举等于送客。
李建昆权当没看见,准备继续出招时。
咚咚!
门外传来敲门声。
田中隼人说了声“进”后,之前那位女秘书推门而入:
“教授,预约好的人过来了。”
田中隼人望向李建昆二人,礼貌地躬身送别。
这……只能先出去一下了。
毕竟人家有预约,咱没有。
李建昆二人回过礼,在女秘书的陪同下出门时,撞上戳在门外的几个西装笔挺的人,胸前都佩戴着一枚蓝色徽章。
孙震义打量两眼后,踮脚在李建昆脖子上吐风:“东京应化的人。”
东京应化的几人同样审视了他们一番,然后错身而过,在女秘书的带领下,走进田中隼人的办公室。
“大概率没戏了。”
望着消失在门口的一行人的背影,孙震义叹息一声:“您知道东京应化吧。”
他见李建昆没回话,介绍起来:
“化工领域的老牌强企了,创建于一九三六年,好像近年来更改了公司战略发展目标,致力于成为光刻胶龙头供应商。
“他们专做光刻胶。
“田中教授的有意转让对象,几乎说的就是他们。”
李建昆没啃声,只是忧虑,在思索对策。
关于东京应化,全球范围内主要的光刻胶供应商之一,李建昆比孙震义了解得深百倍。
一九六八年,东京应化研究出负性光刻胶。
一九七二年,东京应化研发出正性光刻胶。
该公司旗下的光刻胶品类非常齐全,除了新型的ArF光刻胶,看模样还没?饬出来外,其他的光刻胶品种应该都不缺。
其中他们生产的g线和i线光刻胶,销量全球第一。
都说日苯一家,霸占了光刻胶全球百分七十以上的市场,东京应化又要在这百分七十里,占到三分之一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