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幅绣品都仿佛拥有生命,拥有各自独特的故事,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你可知道这些绣娘的师父是谁吗?”紫鹃在一旁看到宝钗看得出神,突然,话锋一转,冷不丁地开口问道。
她的声音虽冷,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佩与感慨。“就是晴雯!”紫鹃的话语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晴雯?竟然是她?”听到紫鹃提及晴雯的名字,宝钗的神情不由得一顿,原本白皙的面庞瞬间失去了血色,变得苍白如雪。
“怪不得,怪不得她的绣品能如此超凡脱俗,令人叹为观止……”宝钗喃喃自语道,语气中既有恍然大悟也有深深的感慨。
“也怪不得晴雯平日里那般目中无人,洁身自好是吗?”紫鹃见状,声音愈加低沉而有力,仿佛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无尽的深意。
“那是因为她做人有原则,有底线,从不随波逐流,更不轻易向世俗妥协。她的才华与傲骨,正是她自信的源泉,也是她敢于坚持自我的底气所在。”
“是啊!晴雯作为一个丫鬟,能在大观园活得如此恣意,就是因为她有底气,有安身立命的能耐。”
宝钗回想起自己当前的境遇,眼神更加黯淡无光。
娘家的大门已然对她紧闭,再也无法回去寻求依靠。
夫家更是指望不上,自己的未来已经陷入一片迷茫与无助之中。
孤身一人,不知该如何面对接下来的日子,那份彷徨与忧虑,如同乌云般笼罩在她的心头,挥之不去。
“快走吧,皇后娘娘已经到了。”紫鹃看了看天色,察觉时辰已不早了,心中不由得焦急起来,她连忙催促着宝钗道。
“是,紫鹃姑娘。”宝钗听闻皇后娘娘已到,心中不禁一阵忐忑不安。
她紧跟在紫鹃身后,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
紫鹃带着宝钗,穿过曲折蜿蜒的走廊,拐过了几道弯,终于来到了一个幽静的后院。
这里远离了前院的喧嚣与繁华,显得格外宁静与雅致。
紫鹃让宝钗站在一旁等候,自己则迈步上前,轻轻地敲响了那扇紧闭的房门。
不一会儿,房门轻轻打开,一个小丫鬟探出头来。
她看到紫鹃,脸上顿时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紫娟姐姐,您回来啦!刚才皇后娘娘还提起您呢!”
紫鹃闻言,她微笑着向小丫鬟点了点头,一边往里走,一边关切地问道:“皇后娘娘过来有多久了?里面可有旁人?”
小丫鬟摇了摇头,回答道:“没有,紫娟姐姐,皇后娘娘说让您直接带人进去,娘娘正在里面等着您呢!”
小丫鬟说完,立即转身进去通报。
“宝二奶奶,请!”紫鹃冲着宝钗点了点头,示意她赶紧进去。
宝钗不敢抬头,低眉顺眼地走进房间,远远地看到前面有一个华丽的身影,赶紧跪在地上,沉声说道:“民妇薛宝钗,拜见皇后娘娘!”
“宝姐姐,平身吧!”一个亲切温柔的声音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