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瀚邦在城墙崩塌后才投降,多尔衮已经猜到他在用缓兵之计。
可是不接受投降继续攻城,建奴肯定又要增加极大伤亡。
于是多尔衮答应给佟瀚邦半天时间考虑,但必须在天黑前开城门投降,不然让塔山城鸡犬不留。
多尔衮不怕佟瀚邦使诈,建奴兵力多出塔山数倍,佟瀚邦肯定是守不住的。
当然,若能收服佟瀚邦当然最好,以佟瀚邦的能力肯定会成为多尔衮的左膀右臂。
看到建奴停止炮轰,佟瀚邦立即亲自率领将士和工匠抢修崩塌的西城墙。
多尔衮可以答应佟瀚邦半天时间考虑,但绝对不会允许他们抢修城墙。
看到塔山明军在紧急抢修城墙的报告,多尔衮立即命令炮轰抢修城墙的明军和工匠。
结果在抢修城墙过程中,又有几百塔山军民在建奴炮击中伤亡。
佟瀚邦只能命令暂时停止抢修城墙,并派人给多尔衮送信。
他在信中提出多种苛刻的投降条件,比如立即停止炮击,给塔山军民提供粮草,并加封佟瀚邦为郡王等。
佟瀚邦明确表示,若多尔衮不答应他的条件,塔山军民誓死不降,一定与塔山城共存亡。
其实这依然是佟瀚邦的缓兵之计,想等天黑后在悄悄干活。
尽管很清楚这是佟瀚邦的缓兵之计,但多尔衮却答应了佟瀚邦提出的两个条件。
那就是暂停炮击塔山城,并给塔山军民提供五百石粮食,但加封郡王他说了不算,需要皇太极支持。
其实多尔衮之所以对佟瀚邦如此宽容,其中也有他自己的小心思。
其一,他不相信塔山在他正白旗精锐团团包围下,佟瀚邦还能逃出生天。
其二,多尔衮并非真的等待佟瀚邦投降,他在等待乳峰山战况。
无论多尔衮还是多铎,都不想尽快攻下塔山杏山,因为他们不愿意去乳峰山支援皇太极。
当天夜里,佟瀚邦率领全城大部分军民和工匠,终于把城墙重新修建起来。
为了延缓建奴进攻时间,并在新修建城墙后面又挖一道深水沟,水沟后面用石头磊一堵墙。
一旦外面新墙再次坍塌,这道深水沟和石头墙又能阻击建奴一两天。
第二天天亮,塔山城门紧闭,佟瀚邦并未开城投降。
这一切都在多尔衮意料之中,不过让多尔衮不爽的是那道新城墙。
建奴常年吃肉食严重缺乏维生素,基本都有夜盲症,并不适合夜间作战。
一个晚上不注意,佟瀚邦居然一夜之间修复倒塌的城墙。
于是攻守战再次开始,这天的攻守战非常惨烈,塔山将士伤亡超过千人,建奴伤亡超过三千人。
不过建奴伤亡的基本都是阿哈和旗丁,还有部分汉军。
而真正蒙军和正白旗满洲兵,基本没有什么损失……
一个三千守军的小城,在一万多正白旗攻击下坚持三天之久。
佟瀚邦和他麾下已经拼尽全力,若大明援军再不来支援,塔山可能会沦陷。
要知道现在情况和历史上已经有很大不同,建奴拥有更多更猛的火炮。
由于明史建奴修,他们故意忽略掉很多大明无名英雄。
对那些战绩赫赫的无名英雄要么一笔带过,要么直接略过不提,这是对英雄的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