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万历中兴 > 第1736章 能挽雕弓射天狼七(第1页)

第1736章 能挽雕弓射天狼七(第1页)

不仅如此,官军的大胜还使得在小田原城中坚守的倭军士气大振,原本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率军围城多日,已经是的城内的守军士气低落了,但是没有先是官军来援,然后就是徐渭率领官军大胜倭军,现在城内的守军士气大振,而己方则是士气低落,虽然官军今日并没有全部歼灭进攻的倭军,但是大量的足轻逃亡,也使得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兵力损失严重,原本有近二十万的倭军,恐怕现在只剩下十五万不到了。

而官军与北条、越后、甲斐的联军,数量也近十五万,战斗力更是强于倭军,这仗还怎么继续打下去,已经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了,对于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来说,当然是要思考下一步应该怎么办的问题了,而对于他们麾下的其他大名们来说,则是要思考自己的退路问题了。

而坏消息肯定是一个接一个的到来,很快丰臣秀吉就得知福岛正则自杀的消息,丰臣秀吉对此倒是一点也不奇怪,打了这么大的败仗,福岛正则肯定是要承担责任的,自杀早就在意料之后,但是令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更加沮丧的是,经过倭军的收拢部队之后,参加进攻官军的十万人,现在收拢到的只有三万不到,官军固然是给予了倭军以重创,但是肯定还有不少的足轻是不愿再回来,而选择逃散了。

不光是这些足轻偷偷跑路,甚至不少小的大名也带着自己的亲信武士跑路,这种事情肯定会越来越多的,当然也有人向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建议杀掉这些擅自逃跑的大名以震慑其他人,但是他们两人很清楚,这个时候杀人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反而有可能激起哗变,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即率兵撤退,回到自己的地盘上,在和大明周旋。

他们都是果决之人,既然作出的决定就准备立即实施,当夜就开始准备,第二天就准备撤军,但是来当然是很容易的,想要走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第二天一早,吴惟忠就指挥北条、越后、甲斐和官军的援兵,出小田原城破围,大家都很清楚,吴惟忠的目的是什么,吴惟忠就是想要拖住倭军,为官军主力创造条件,徐渭所率领的官军主力刚刚经历大战,需要休整,而且要想追击倭军本镇,还要渡河前来,所以吴惟忠势必要率军拖住倭军主力。

但是倭军撤退的极快,吴惟忠虽然斩获数千,但是还是让倭军主力给溜了,为此,吴惟忠向徐渭请罪,徐渭丝毫不以为意,他对吴惟忠说道:“无妨,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老夫会一一拜访他们二位的。”

而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撤退之后则是各自奔向自己的地盘,思考对策,现在对于德川家康来说,形势反而是更加不利的,因为自己的地盘和北条氏紧邻这,徐渭一旦休整完之后,第一个要打的肯定是自己,德川家康回到冈崎城之后,立即遣使向徐渭乞和,但是徐渭根本没有答复,现在想起来乞和,早干什么去的。

徐渭一面将官军主力移驻北条和德川势力的边境上,一面将从大明来的援兵和粮秣等运送到过来,同时命令安东五卫的军户们发给武器,承担守卫官军后路的责任。

而在京都驻守的李如松得知官军大胜的消息,自然是极为兴奋,他对于这种打家劫舍的事情早就厌烦了,现在官军大胜,丰臣秀吉肯定是要引兵回援的,李如松决定率军以骑兵伏击丰臣秀吉,但是没想到丰臣秀吉早就有所准备,以偏师吸引李如松,自己则安然回到了大阪城,然后向官军乞和。

对于这些人的乞和,徐渭一概不予接受,他以京都不安全为由,命令李如松护送倭国国王和公卿们再度到安东都护府暂避,同时与李如松等合兵一处,徐渭下达命令,官军和北条、越后、甲斐联军,兵分三路,一路以吴惟忠为统帅,率领北条氏等倭国军队和一万五千官军,负责荡平整个德川氏,一路以李如松为统帅,以六千精骑和三万官军负责清理倭国的所谓关东平原,控制这里的重要城市;另一路为查大受为统帅,率兵四万,征讨丰臣秀吉,弹压倭国的关西地方。

而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当然不甘于束手就擒,丰臣秀吉联络了毛利家,德川家康也召集自己的麾下,都准备抵抗官军,对此徐渭丝毫不在意,既然敢于冒犯大明天威,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而徐渭在回到安东都护府驻地之,则是向朱载坖上疏,第一是请求朱载坖再次增兵倭国,这次既然已经大打出手了,朝廷就应该将倭国的这些豪强一道予以铲除,使得倭国人知道大明的厉害。

第二就是善后事宜了,徐渭认为,直接将倭国予以郡县是划不来的,这样会招致反抗,使得朝廷常年再此投入庞大兵力,而且倭国距离大明遥远,直接控制的难度还是很大的,至少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应该怎么处置倭国的善后事宜,徐渭有自己的看法。

倭国有国王,但是之前的国王并不掌握实权,为了拉拢倭国国王,大明可以给倭国国王一定的权力,同时再倭国扶持忠于大明的地方豪强,在重要的地方设立卫所等等,徐徐图之。

还有就是要防范倭国再度作乱,必须要对倭国进行无害化处理,徐渭认为,倭国之所以屡屡为中国之患,除了其人畏威而不怀德,豺狼心性之外,倭国的所谓武士阶层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们不仅搅得倭国不得安宁,还屡屡成为大明的祸患,对于这个武士阶层,必须要予以严厉打击,甚至将其消灭,以免再为中国之患。

同时要利用倭国信仰佛教这点,从大明选派僧人到倭国传法,替代倭国本土佛教和其他宗教,加以教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