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查看完官军的营垒之后,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回来之后就召开的军议,商量应该怎么处理此事,现在官军已经抵达了倭军阵前了,但是目前看徐渭的态度,肯定是准备和倭军耗下去的,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很清楚,徐渭后面有整个大明,要拼消耗,自己是肯定是拼不过官军的。
徐渭想要搭建临时码头的目的是很明显的,就是通过码头获取从海上来的补给,一旦徐渭的目的达到,官军有了充足的补给之后,就可以长期和倭军相持了,这对于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来说显然是十分不利的,但是要主动进攻官军已经扎下来的营盘,将会付出的代价肯定是极为惨重的。
这点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是很清楚的,但是他们同样清楚,现在进攻,还有一丝取胜的机会,毕竟他们占据兵力优势,可以一旦官军可以从海上获得补给和援兵之后,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必死无疑了,这点他们还是很清楚的,所以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决定主动出击,哪怕是付出极大的代价,也要战胜徐渭。
而在由谁统兵的问题上,丰臣秀吉麾下有所谓的贱岳七本枪,即所谓的福岛正则、加藤清正、加藤嘉明、胁坂安治、平野长泰、糟屋武则、片桐且元,都是丰臣秀吉麾下的死忠,在倭国也算名将了,而德川家康麾下,也有所谓的德川十六神将,也就是酒井忠次、本多忠胜、神原康政、井伊直政、松平康忠、内藤正成、平岩亲吉、鸟居元忠、大久保忠世、服部半藏、高木清秀、米津常春、渡边守纲、鸟居忠广、大久保忠佐、蜂屋贞次。
这些人在倭国都是所谓大名鼎鼎的名将,但是以提到要率军进攻大明官军,一个个都是垂头不言,他们也已经看过了官军的营垒,他们也是在战场上厮混了多年的人,这点见识还是有的,这仗不好打。
最后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决定,还是有本多忠胜担任统帅,率军进攻官军,因为本多忠胜在倭国国内成名已久的名将,不仅神勇异常,而且运气极好,本多忠胜生平出入五十七场战役未曾受伤,故有人称其为“八幡大菩萨”的化身,多次被当世名将所称赞。
作为被称为倭国张飞的人,本多忠胜确实也算是有点本事的人,当年德川家康派兵攻打三河长泽城,本多忠胜随叔父本多忠真攻击城将小原肥前守镇实,本多忠胜战阵中到处攻击敌兵,本多忠真以免出意外,上前把斩获的敌将首级让与本多忠胜,并说:“忠胜,战争只要取得敌将首级即可!”本多忠胜听到后大怒,愤然对叔父忠真说:“以别人让出来的首级当作自己的功劳,算是什么?”立即单骑冲入敌阵,不久即拿着刚斩获的敌人首级对本多忠真说:“武士的功劳应自己争取,岂可受他人之让予!?”德川家康事后知悉此事大喜,对本多忠胜的勇猛大为赞赏。
在镇压一向一揆的战事中,本多忠胜也表现颇为出彩,一向宗到处扰乱,德川家康命本多忠胜及神原康政等出兵讨平,本多忠胜穿着新制成的鹿角之兜及德川家康新赐名枪“蜻蛉切”出发,当一揆众看到忠胜时,大叫“此乃蜻蛉切之平八郎!”并立刻溃散。本多忠胜等攻打一揆的根据地上宫寺及胜鬘寺,打败其首蜂屋半之丞,三河一揆宣告平息,德川家康在战后于妙源寺论功行赏,忠胜获“功勋第一”的感状,自此被公认为德川家的第一猛将。
不仅如此,本多忠胜还是倭国国内少有的熟悉骑兵和火炮的大将,在担任三河守时,每日亲率骑兵队到郊外进行野战训练,为了加强速度,忠胜进行速度训练,在野间率骑奔驰,本多忠胜因此被称为“三河飞将”。为了增强战斗力,本多忠胜除骑兵训练外,也加入了火炮的射击训练,令三河兵士的战力大为提高。所以大家公推本多忠胜为主将。
本多忠胜向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请求,以十万之众,多路渡河,然后汇合包围官军营垒的战术,同时请求将全军的鸟铳和火器集中到一起,本多忠胜很清楚,官军的火器数量众多,威力强大,在这点上倭军绝对不是官军的对手,最好的办法就是集中所有的火器,然后在其他士卒的掩护下突进到射程之内,猛然射击,给予官军以重大杀伤,在官军的营垒中造成一段真空,这样倭军的其他士卒就可以借此突入官军营垒中,利用倭军的兵力优势取得胜利。
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同意了这个计划,倭军开始作各种准备了,而徐渭也在和丹羽长秀商议事情,他们商议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倭军到底会以谁为主将。
丹羽长秀认为,除了本多忠胜之外,别无人选,虽然看似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麾下人才济济,但是真的能够打苦战的悍将,还是只有本多忠胜,丹羽长秀提醒徐渭,此人熟悉火器,勇猛异常,绝对是劲敌。
徐渭于是问道:“此人有什么特点吗?”作为现在倭军中的悍将,徐渭也是听说过此人的,据丹羽长秀介绍,在倭军中经常有传闻,德川家康在战场上遇到危险,头戴大鹿角盔手持两丈有余的蜻蛉切的本多忠胜总是会在千钧一发之际挺身而出,护主公家康周全。
本多忠胜头戴鹿角兜,是非常扎眼的,徐渭当即命令官军中的善射之士,一旦发现有头戴鹿角的人,立即用线膛燧发火铳予以射杀,能射杀本多忠胜的,为首功,赏银三千,虽然安东都护府所装备的线膛燧发火铳只要数百支,但是在这些官军的善射之士手中,往往能够发挥出意向不到的作用来。
而在倭军积极准备的时候,官军在加紧准备,加固营垒,等待倭军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