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些官员,蠢蠢欲动,准备再次弹劾贾琮的时候。
秦相却是主动出列,他对贾琮深深一揖道:“贾将军大义,本相钦佩至极,请受本相一拜。
”
而贾琮,面对秦相这一拜,却并没有躲闪,而是欣然接受。
这让正在给贾琮行礼的秦相,脸上不由掠过一抹怒色。
而贾琮心里,则是在冷笑不已。
这糟老头子坏滴很,想在自己身上再刷一波声望,还想一点亏都不吃?
未免想的太美了!
贾琮不由说道:“末将代我大夏百姓,受秦相这一拜,到了战场,必定奋勇杀敌,驱逐蛮夷!
”
秦相深深看了贾琮一眼,然后转身向永隆帝问道:
“陛下,贾将军本是大夏月报总编纂,如今他弃笔从戎,要亲赴战场上阵杀敌,却不知这总编纂一职,要由何人接管?”
闻听此言,满朝文武的注意力,一下便被拉了过来。
到现在,他们如何还不知道大夏月报的厉害之处?
先前赈灾捐赠的时候,一篇文章,就让他们遭到百姓辱骂。
后面就这两天功夫,他们又因为大夏月报上面的一篇文章,被无数百姓骂做卖国贼!
这大夏月报,绝对是控制舆情的一大利器。
这种利器,实在是太厉害了,一定要掌控在自己手里才可!
因此,贾琮这边刚弃笔从戎,秦相就迫不及待地当众提出了这个问题。
并且希望能够在朝堂之上,确定下来接替总编纂的人选下来。
因为秦相这时候才察觉到,这大夏月报总编纂一职,竟然不受六部管理。
虽然贾琮明面上为翰林院修撰,然则他连翰林院都不需要去。
他是直接向永隆帝负责。
大夏月报是新兴事物,竟是直属永隆帝管辖,不受其他任何部门钳制。
若是不能当堂确定下接换人选的话,那么永隆帝就可以私底下随便任命接替者。
因此,秦相才在此时,马上就提起此事来。
而秦相派系官员,或是想到了这一层,或是并未想到这一层,但他们马上心领神会地配合起秦相来。
他们马上开始向永隆帝推荐人选。
而他们推荐的人选,正是梅翰林。
梅翰林可是老翰林了,添为翰林院侍读。
资历比贾琮老,官职比贾琮高。
由他接任大夏月报总编纂一职,可谓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不料永隆帝却是并未接这茬。
永隆帝疲惫地打了个哈欠说道:“议政议了一晌午了,朕也乏了,这件事情,容后再议吧!
退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