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昂相映出浩态,烂漫不怕冬风颠。”
“窃红浓紫色不一,浅深乃有百二余种相争妍。”
“不暇细分别,一一索笑嫣。”
“但觉花光高出花头四五尺,照人不觉红两颧。”
“满阁艳彩晃不定,乃在无花之处烘云烟。”
“此即徐熙妙手亦难写,蘸笔徒费胭脂钱。”
“……”
“不意闲居中,有此巨丽观。”
“兹阁若量移,得占中土地一阡。”
“何减邓尉之梅雪成海,武陵之桃花为源。”
“无我此歌名已盛,御香阁列第一间!”
“公子!”
“公子之才……令人叹服。”
“此诗多有谬赞!”
李师师素手研墨,亭立在旁,观秦公子取了一只云毫细笔,不由狐疑。
那样的笔一般都是写小楷小字居多。
而这张宣旨足够大,做一首四言、六言、八言都是足够的,用稍粗的笔锋也是足够。
然!
下一刻,似乎有所明了。
一枚枚欧体的楷书小字出现,细语轻声念叨,不由眉眼含笑,秦公子这是写的一首长诗。
己身闲暇。
金陵游玩。
相约御香阁品味肴馔。
更有细笔着墨御香阁!
御香阁本来不大,在公子笔下……诸般一切纷纷出现,念叨之,脑海中也不自觉浮现御香阁内的一切。
似乎自己也有一段时间没有好好一观御香阁了。
在公子的笔下,自己这个御香阁成了秦淮河第一处风雅妙地,不由莞尔。
“前明徐霞客有言: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于我而言!”
“秦淮之地,来这里就足够了。”
“此诗……就赠与青莲了。”
“虽寻常了一些,也是有感而出。”
一首诗词落下,留下尾款,秦钟将笔归于木架上。
舒缓一口气。
一下子作了这么长的诗……于自己还是有一点难度的,好在……还算满意。
“多谢公子赠诗!”
李师师也是放下手中墨锭,取下手上的绢布手套,看着案上那首诗……,喜意一礼。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