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别看所谓的联盟出动了那么多的人,进行大范围搜索,却也一直没有找到霍去病等人的行踪,可不是没有原因的,那是足足3万人的骑兵,还有十余万匹战马,又不是区区百十来人的小队伍。
可眼下情况又发生了变化,龙武卫20万大军进入大草原,这片草原上的所有部落都坐不住了,包括那几个牵头组织此次入侵的中型部落。
20万大军,大部分都是骑兵,单独对上任何一个中型部落,不管胜负如何,这个部落都会损失惨重。
哪怕是平时,各个部落也会谨慎对待,如今更是不能有半点疏忽,这要是被龙武卫主力碰上,损失大量青壮牧民之后,那麻烦可就真的大了。
周边的盟友们,估计会第一时间扑上来,瓜分了他们部落的妇孺、牛羊、马匹还有奴隶吧,这是这些中型部落无法接受的。
坐不住的几位部落头领主动召集会盟的其他部落头领们商议应对之法,更多的还是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考虑,与之前商议对付霍去病这一路偏师时候的态度,那是截然不同。
草原人中,聪明人的数量是有限的,一来是他们的习性如此,崇尚的是武力,看不起文弱书生,二来则是缺少书籍,在大陆各国劫掠之时,多是以劫掠人口、钱财和粮草为主,没有多少人会去抢那些书籍。
更何况抢回来的书籍,对于不通晓各国文字的草原蛮子来说,就如同天书一般,压根就看不懂。
没有足够的文化素养和底蕴,哪怕智商再高,成就也有限,因此在草原上,能够真正出名的谋士是极度稀少的,一般的中小部落根本就不会有,多在大型部落或者王庭之中。
作为部落首领,他们倒不是头脑简单之辈,比起普通草原蛮子要更加擅长动脑,可他们的格局、见识、胸怀等等都差了许多,不但看不穿刘伯温、卫青的计策,更是不会有什么高明的应对之法。
商议了一整天下来,会盟的部落首领们,还是决定按照老办法应对,那就是从各个部落中抽调骑兵,组成一支联军,与龙武卫主力大军决战。
反正他们此次东侵,本也是要组织联军的,只不过因为行事拖沓,东侵的准备还没有完成,这才没有组建联军,现在被龙武卫进军大草原这般一逼,倒是加快了这帮草原人的动作。
此刻倒是没有人再提起霍去病的那支偏师了,毕竟他们再强也不过只有数万人而已,威胁比起20万龙武卫主力可要小多了。
某些小部落倒是提心吊胆的,在商议之时也提出过异议,但却被以三个中型部落首领为首的其他部落们给压下了,在他们眼中,巴不得那些小型部落损失大一些。
专门召集这些并不太亲近的小型部落参与东侵这等大事,真当是让他们跟着一起捡便宜不成,天上从来都不会掉馅饼,那些小部落首领们惦记着秦国、蜀国的钱粮、人口,而同样的道理,也有其他人在惦记着他们的部落。
合兵的决定很容易下,可做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都是分散的部落,勉强达成联盟就已经不错,又缺乏约束,更是没有军规军纪,做不到令行禁止,足足过了数日之久,也仅有三个中型部落和其附庸部落的骑兵按照约定的时间抵达了集合地。
其他小部落的骑兵迟迟不到,几位中型部落首领也是心中不舒服,连连派人催促,又过了好几天,还是没有人来汇合,甚至他们派出去的人回报说,这些部落都已经开始迁移了。
按照诸位部落首领们商议的结果,每个部落都要派出大半的青壮牧民,组成一支规模庞大的骑兵部队,借着兵力优势,一战击败20万龙武卫主力,彻底解决这个麻烦。
这个提议,有不少的部落首领提出反对,他们担心霍去病的那支偏师,若是部落大部分青壮都离开了,可就没有人能够保护自家部落了。
只是这话一出口,就被人瞬间反驳,理由相当充分,只用了一个理由,就让所有人无话可说。
这些提出反对意见的都是小型部落首领,他们自身的实力不强,自然担心部落安危,参与东侵也是来占便宜的,当然不愿意承受巨大的损失。
可同等实力的小型部落已经损失了10余个,霍去病所部的实力已经完全暴露,至少单独的小型部落绝对不是对手,一旦遭遇就是部落覆没。
既然如此,这些小型部落就算将全部的部落战士都给留下,也依旧挡不住霍去病所部的袭击,留不留人又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