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类僧人大都形单影只,与今日这状况全然不同。
从白慧镇的亭长单明良嘴中得到了这个答案之后,那名为首的僧人没有再计较下去,他在乎的当然不是白慧镇这般穷僻之地是否真的在供奉他们,这里的镇民几乎没有多少商队往来,靠着碧落岭养活一镇子的人,那点儿油水就算变成「香火」分到他们的手里,又能剩下多少,比起这点儿可有可无的油水,这名僧人真正在意的是这些镇民们的态度。
“如此说来,倒也合情合理。”
“弥勒大佛留下道统无数,能叫如今之陈国和平安稳五百余年,确有不世之功德,我等此次而来,也是继承大佛遗念,前往西海镇荡妖除魔。”
单明良闻言一怔。
“西海镇?”
“那里多年未生事端,怎么会有妖魔?”
眼前这名僧人徐徐自袖间取出了一卷书文,下巴微抬,神情陡然变得肃穆起来:
“而今没有,不代表将来没有。”
“我浮屠宗妙法大师最近再受星象指引,预知西海之畔将有大妖出世,此处兵力薄弱,若是妖魔作乱,日后恐会对陈国百姓造成影响,特遣我等前往西海镇降妖伏魔,将灾难扼杀于摇篮之中!”
听到「浮屠宗」、「妙法大师」这几个字眼,单明良脸上的笑容忽然变得僵滞。
这样细微的转变叫面前的僧人脸上浮现满意之色,他哪里能够看不出单明良脸上这表情是畏惧,如此神情在过往他们为妙法大师行事的十几年里屡见不鲜,对此也变得甚是享受。
人只有害怕,才会觉得敬畏。
也只有这些人对他们变得愈发敬畏,最终才会成为他们浮屠宗的信徒。
“可大师,那里不是大佛弥勒的坐化之地么,西海镇的镇民该受大佛之念度化,没有什么恶意……”
望着单明良的那张陪笑的脸,这名僧人的笑容却变得更为古怪,甚至有些瘆人:
“正因如此,才更加不能让邪祟之物在那里放肆生长。”
“亭长觉得呢?”
单明良不敢问了,一个劲儿地点头称是。
那名僧人双手合十,道:
“那便劳烦亭长为我们安排个休息的地方,明日一早,我等便前往西海镇降魔。”
…
西海镇。
半道风雪半道霜,闻潮生与阿水皆套上了厚厚的绒袄,阿水如今虽在「并蒂莲」的作用下保住了自己的性命,经脉之伤势恢复了不少,但身体状况亦是不容乐观,实在硬捱不住这样的风雪。这条通往西海镇的路没有完全修建妥当,到了距离西海镇尚且还有二十几里的位置便直接没了,或许是当年修路者也觉得这风雪太过凛冽,而今一些霜雪之间留下的所谓的「路」其实都是被来往的镇民踩出来的。
但也正是借着这冰冷的风雪,西海镇每年的镇民能够运送许多从海里捕捞的新鲜的海鲜到白慧镇做交易。
“……严格来讲,西海镇其实不算在陈国的疆域之中,这里的天气实在太冷,造就了此地根本不适合普通人的居住,再加上资源匮乏,自然成了陈国人舍弃之地,纵然关于西海与那位十万雪山的缔造者有太多神奇的传说,许多陈国的人每每聊起之时都觉得心驰神往,满面敬意,可世上终究是叶公好龙者居多,真让他们来西海这等苦寒之地朝拜,他们又不愿意了。”
被白雪厚厚覆盖一层的木屋内,温暖顺着炉子蔓延向房间各处,那年轻的姑娘属实清贫,但在这简陋的环境里,也煮了一锅非常新鲜的海螺汤给二人。
二人生于齐国,吃海鲜的机会很少,阿水起初有些不大习惯那股白雾中的味道,但适应了之后又觉得这汤里有一股独特的风味,还挺上头。
“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