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露不濡,以此知之。凡犀见成物皆被蒸煮,不堪入药,惟生者为佳。虽曰屑片,亦是以
煮炙,况用屑乎!又有光犀,其角甚长,文理亦似犀,不堪药用耳。
〔谨案〕犀有两角,鼻
上者为良,通天犀者,即水犀,云夜露不濡,尤是前说。有人以犀为纛,死于野中,飞鸟翔
而不集,谬矣。此心为剑簪耳,此人冠纛,则是贵人,当有左右,何得野死?从令喻说,足
为难信。光是雌犀,文理细腻,斑白分明,俗谓斑犀,服用为上,然充药不如雄犀也。
卷第十五【兽中】
羚羊角
内容:味咸、苦,寒、微寒,无毒。主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辟蛊毒恶鬼不祥,安
心气,常不魇寐,疗伤寒,
时气寒热,热在肌肤,温风注毒伏在骨间,除郁,惊梦,狂越,僻谬,及食噎不通。久服强
筋骨,轻身,起阴,益气,
利丈夫。生石城山川谷及华阴山,采无时。
今出建平宜都诸蛮中及西域,多两角者,一角者为胜。角甚多节,蹙蹙圆绕。别有山羊
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
疏大,不入方用。而《尔雅》云名 羊,而羌夷云只此即名零羊,
甚能陟峻 ;短角者,乃是山羊耳,亦未详其正。
〔谨案〕《尔雅》云∶羚,大羊,羊如牛
大,其角堪为鞍桥,一名 羊,俗名山羊,或名野羊,善斗至死。又有山驴,大如鹿,皮堪
靴用,有两角,角大小如山羊角,前言其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是此也,陶不识谓之山羊误
矣。二种并不入药,而俗人亦用山驴角者,今用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南山商
浙间大有,梁州、龙州、直州、洋州亦贡之,古来相承用此,不用羚羊角,未知孰是也。
卷第十五【兽中】
羊角
内容:味咸、苦,温、微寒,无毒。主青盲,明目,杀疥虫,止寒泄,辟恶鬼、虎野狼,止惊悸。
疗百节中结气,风头痛及
蛊毒,吐血,妇人产后余痛。烧之杀鬼魅,辟虎野狼。久服安心,益气力,轻身。生河西川谷。
取无时,勿使中湿,湿有
毒。
菟丝为之使。
〔谨案〕此羊角,以青羝为佳,余不入药。
羊髓,味甘,温,无毒。主男女伤中、阴气不足,利血脉,益经气,以酒服之。青羊胆,主
青盲,明目。
〔谨案〕青羊胆,疗疳湿,时行热 疮,和醋服之良。
羊肺,补肺,主咳嗽。
〔谨案〕羊肺疗渴,止小便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