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锡原本就很受欢迎。他已经再交女朋友了。从幼美口中听到这件事时,江宁正在准备今年最后一次的SAT考试,她松了一口气。没有谁对谁而言是不可替代,这是她早已深深了解到的。大多数的人都一样平庸,如果你把自己当成独一无二的东西,那只会在路上受更多的苦头。
她努力让生活变得忙碌起来。除了上学外,她一个星期去一次烹饪班,为了掩人耳目又上了两次中文补习班,其余的时候不是打工就是健身旅游,她每天很早就出了门,晚上又很晚回来,连周末也不得清闲。尹妈妈很心疼她,江宁却觉得这样很好。
每次去邻近的城市旅游,她都会趁机去医院做身体检查。这几乎已经成为了例行公事。医生们都说她很健康,她的各项血液报告都是正常的,连骨髓象检查都没有不妥。可是江宁却仍旧充满焦虑——她做过基因检测,她身上带有白血病的易感基因,稍有不慎就会病发。摆在她面前的这些正常数据跟讽刺似的,身上背了一颗定时炸弹,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现那些诱使她细胞病变的东西。
可是医生不会因此就对她特殊对待,他们只会安抚她说:“这样啊,那你要好好保养身体了,注意别靠近放射源。或许你可以提供家族里那些曾经得过病的人的病史?你知道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帮你。”
一般在医生这么说了之后,江宁就会默默离开。有一次她实在忍不住,不死心地问道:“我可以先把现在还没发生病变的造血干细胞保存下来吗?”她天真地以为这会有用,医生却回答她:“如果一个人会得白血病,那他的免疫缺陷在出生时就已经有了,只有脐带血才有用。”
这打破了她最后一丝希望。她实在毫无办法了,难道真的要她开口对他说:“我确定肯定我以后一定会得白血病,别管我家里人得的是哪种白血病,因为我也不知道。你只要先帮我去骨髓库做找合适的骨髓,我跟你保证以后肯定用得上。”“恐怕医生会直接要她去看精神科吧?
江宁最后连HLA分型检测都做了,这是病发时的才需要用到的数据,目的是骨髓配型。但在医生一直不肯觉得她无碍的现在,这简直是鸡肋。
对疾病的忧虑导致了她在大学选专业时在医科和汉学间徘徊了很久,最终她还是选了汉学。在美国学医很难,得先读完4年大学本科得到理科学士学位后才能申请医学院。本身江宁就不是很喜欢医科,她想的是读完4年后不知道我还在不在,学了也没有用……
尹家人对她这个决定一点都不奇怪。反倒是她之前居然想学医还让他们讶异了一些。江宁足足上了3年的中文辅导班,开了******的结果就是所有人都觉得她在中文学习上有很高的天赋。
江宁自信地向哥伦比亚大学递交了她的申请。审核,面试,她一一过关。面试的教授很欣赏她的专业能力。江宁心想我做了那么多年的中国人,大学本科还是学的中文,要是这样还不能让一个外国人说出一个“好”字我就去切腹!
在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当天,尹爸爸高兴地送了她一辆宝马的Mini。一家人连同幼美泰锡都过来帮她庆祝。尹妈妈做了一桌的好菜,还把尹爸爸珍藏的美酒也拿了出来。
江宁已经一年没有见过泰锡了。两人自然地跟对久违的朋友一样,至少在别人面前是这样的。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其中的区别。
泰锡笑着把庆祝她进入大学的礼物递给她。江宁道谢完之后当着众人的面打开了,还是面人,不同的是,上面的数字是18。
“有什么含义吗?这个礼物?”幼美好奇地问。
“只是新奇而已。”泰锡答她。江宁保持微笑。如果他想用这个来提醒她些什么,就大可不必了。她已经扔了那两个小东西。她从不认为泰锡会对她有多认真。那个平安夜,只是情之所至而已。无论是谁,在那种气氛下都会有冲动,江宁在一段时间的沉寂后突然想明白了这点。
泰锡看着她微笑,举杯,然后自然地夹菜,跟众人说笑,没有一点的窘涩。拒绝的姿态如此老练,好像那个夜晚从不存在一般。她真的是一个18岁的从未有过任何恋爱经历的女孩吗?
泰锡略带苛刻的眼光一直在观察她。
在这两年里,他也不是没有试过找其他人。泰锡是有些傲气的。在被同一个女人拒绝了两次之后,他无法再继续第三次。他在不自觉中常常会拿那些女人跟她比较,前一个身材比她好,再前一个长得比她好看,最近的一个是性情比她温柔喜人。
优点很多,但最终还是分手了——他在那些人身上找不到征服的满足感。一个又一个之后,是更加的挫败和空虚。
幼美当初说他受不了失败才会穷追不舍,现在看来还真是这样。他甚至都忘了当初是因为什么开始注意她的,那一碗排骨面?不,他只是觉得俊熙有这样的妹妹真好。
——一个真正会对哥哥嘘寒问暖的妹妹,关心他生活的点滴,时刻把他放在心上。
闭上眼睛,他还能背得出那些话,还有她屡次拒绝时脸上的坚决和冷淡……
“泰锡哥,你是来找我哥哥的吗,我去叫他下来……”
“泰锡哥,我明天要去补习,下一次再去好不好……”
“泰锡哥,礼物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