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的是德国与满洲工程师研发出来的12汽缸。水冷式柴油V…2引擎,而它所使用的火炮却是仿制日本的日式75毫米高射炮。车上还装载着一挺13年式重机枪!
很多的德国工程师很不理解为什么这位猛虎会把坦克研制成这样。但看完了设计思路和各种数据后,这些工程师们不由得佩服异常!
首先是炮弹枪弹实验,无论是轻重机枪都无法打穿厚度高达200毫米的装甲!而500马力、马力重量比16。2匹每吨的推力保证这辆坦克可以飞驰!
最为重要的是,这辆坦克上首次采用了4个大直径负重轮,主动轮后置。没有早期坦克用于转向的托带轮,将负重轮和车体之间用大型螺旋弹簧相连,最后的一个负重轮处于水平螺旋状态,从而提高了负重轮的行程!
当它的第二负重轮处于高度压缩状态时,其余的3个负重轮仍然处于伸张状态。这样,就使得它在行驶中可以达到每小时44千米的高速度。而同时,“克里斯蒂”坦克在履带损坏后,负重轮仍可正常行速。而且行驶速度更快,在路面状态较好时达每小时75千米。
这无疑让德国的工程师们震惊异常,他们难以相信竟然会有这种设计。屠千军心里暗笑。我当年买的克里斯蒂悬吊系统可不是白买的!这不就用上了么?!
虽然说克里斯蒂坦克真的不怎么样,但他的克里斯蒂悬吊系统却很是不错!
对于战车而言,越野性能是很重要的,那么,悬挂通俗点说,是负重轮连接到车体的方式,悬挂必须足够灵活保证负重轮有足够的行程,也必须足够坚固以适应越野的需要!
毫无疑问的,这俩坦克的的越野能力极强!而且对于各种山坡、丘陵路面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外挂了不易在常态大气压下燃烧的柴油,这辆坦克甚至能够将他的最大行程拉到400公里!
德国的工程师们彻底傻眼了!他们从来没有想到坦克竟然能够这样设计。而最让他们疑惑的椭圆形、倾斜式车身设计也有了解释:提高跳弹率!
这点极为重要,基本上现在德国工程师们可以肯定普通的轻重机枪和步枪绝对奈何不了这辆怪物。但反坦克炮呢?!实验了数发迫击炮之后他们可以确认这俩坦克肯定能够扛住一般火炮的袭击!
甚至有着极大的跳弹率!
良好的越野能力、长途奔袭能力、强大的火力……等等这些,最终汇聚成了这辆坦克!
而这辆坦克的诞生也引起了一个在国防大学内学习的德官的注意,随后前来国防大学教书的那些德国将领们秘密的来到了位于外蒙的大草原上观摩了这辆坦克的实验。
当然,这些将军不知道的是和他们一起观摩的还有一位来自美国的少校——艾森豪威尔!只不过他们前脚刚走,后脚艾森豪威尔才过来。
“艾克。我的坦克怎么样?!很不错吧!”屠千军和艾森豪威尔举着望远镜观摩着这辆坦克在草原的丘陵上驰骋,飞驰起来的坦克甚至在空中开火直接命中了作为靶子的装甲车!
“轰!!”那装甲车在艾森豪威尔谨慎的目光中被炸成了一团火花,这位少校缓缓的放下了望远镜对着身边的屠千军沉声道:“孟贲兄,不得不说你是个天才!这辆坦克,将来一定名垂青史!”(未完待续)RQ
第五百四十二章 坦克风引两国动
坦克的作用是什么?!这个问题自从坦克被发明到现在为止一直争论不休,但目前主流的观点还是将坦克当成了步兵支援来用。
简单的说,就是将坦克和步兵混用。以坦克作为防护、盾牌和火力支援在运用,却没有人想到将坦克直接作为一只单独兵种来使用。
直到德国人运用了闪击战撕裂了包括苏联在内的国家,世界才被这种坦克的运用方式所震惊!而最为震惊的,无疑是受到这种伤害的苏联。
直到后世,苏联一直保持着钢铁洪流的优势。并将这种优势发挥到了极致,甚至连他的对手美国也恐惧于这种力量!
而事实上闪击战也被赤色运用上,只不过相较于德国的机械化闪击战赤色的闪击战更多的是依靠人力、隐蔽行军来完成。
在当时的国共战争中,依靠这种强行军、闪击战的战术指导思想一举将击溃!
太平洋战争初期大〖日〗本陆军的山下奉文也曾率领2个师三万人兵力化整为零用脚踏车发动闪击战,1942年1月31日以大约55天的时间占领整个马来半岛!
1942年2月1日他更进一步攻进新加坡岛,1942年2月15日以大约两周的时间迫使英国守军白思华中将签署无条件投降同意书无条件投降,进而俘虏十二万名英国、澳洲与印度士兵,为英军有史以来最多人数的一次投降,〖日〗本传媒还因此称他为“马来之虎”。
除去因为英国的落魄废渣之外,毫无疑问的闪击战切断、分割、袭杀敌方指挥部,并迫使敌方在联系不上基地、指挥部的情况下被迫投降!
而依靠人力来完成这种战术无疑是艰苦的,机械化的进程则是必须的。是以,坦克、飞机和步兵运输等的发展,才让这个理论成为了现实。并发扬光大,最终形成了大战略纵深理论。
但在未来由于直升机和陆军航空兵的兴起,事实上坦克的作用已经偏弱。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