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延青的确是是一个温柔又沉稳的人,对大女儿耐心又负责,有的时候还会教小女儿读英文。
两人的接触也越来越多。
秦臻不愿意承认,他的出现好像打破了平静的婚姻生活,她开始隐秘地期盼每个周末的到来。
半年后的一天,徐延青来的时候刚好弟弟秦致也在。
那天过后徐延青就提了辞职。
不论秦臻怎么追问也不说,只当他有自已的事要做。
后来秦臻再也没有见过徐延青,他把会所的工作也辞去了。
好几年后,秦臻才从会所主管那里得知徐延青已经去世了。
直到那时,秦臻才知道关于徐延青的一切,也是在那时她才知道徐延青为什么会辞职离开。
。。。
徐延青和秦臻的弟弟秦致是一个高中的。
那个时候秦致不服管教,为了气爸妈从贵族中学转到一所公办高中。
抽烟打架不思进取,惹得家中关系一度十分紧张。
高二时秦致又挑起了一次群架,在推搡当中,他踩坏了徐延青的助听器。
徐延青家庭条件并不好,小学三年级才给他配的助听器,配助听器的钱还是因为父亲从工地上摔了,用赔款买的。
他的父亲也因为没有及时治疗腿伤,从此走路都是瘸的。
徐延青的助听器掉在地上被踩坏,却因为人微言轻,再加上这件事牵扯的人比较多,没有人注意到他。
他拿着碎了的助听器找老师,却被敷衍了事。
屋漏偏逢连夜雨,他的母亲又突然查出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的治疗需要一大笔钱,徐延青被迫辍学打工赚医药费。
可是健康、正常的高中辍学生都很难找到工作,更何况是没有助听器的听力障碍人士。
连后厨洗盘子这种活都不招他。
走投无路之下,他去了一家会所,认识了那个主管。
才有了之后的事。
徐延青辞职离开后,他的母亲坚持了几年还是去世了,紧接着他的父亲也中风死了。
一下子失去了双亲的徐延青最终在一个冬天自杀了。
这件事对秦臻的打击很大。
她完全不知道秦致将助听器踩坏的这件事。
秦臻难以想象失去助听器的徐延青会有多无助。
他听不清周围的人都在说什么,模糊朦胧的噪音围绕着他。
失去助听器,他连说话都不会了。
她更不敢想徐延青是如何失去对生命的希望,在狭小廉价的出租屋里拧开煤气等待死亡。
因为徐延青,秦臻每晚都睡不着。
看着同样带着助听器的大女儿,她就会想起徐延青。
想起那个像青松一样清瘦沉默的青年。
如果当年她对弟弟的事多注意一点,如果她在追问徐延青时坚持一点,会不会事情的发展都会变得不一样?
秦臻不知道。
于是秦臻想,如果时间重来,她希望能帮帮徐延青,他那么努力向上,明明可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如果可以,她希望徐延青能过上他自已想要的人生。
这是秦臻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