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的真脏。〗
〖不是,在等药效。〗
~~~~~~
清朝,乾隆晚年。
有的人在听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有的人则在照镜子。
乾隆,就是那个照镜子的人。
福尔康、缅甸,这两个词像淬了冰的针,扎得他眼底泛起冷光。
若连这影射的是谁都猜不透,他这数十年帝王生涯,就是真的活到了狗身上。
爱新觉罗·颙琰立在一侧,偷眼打量自家皇阿玛。
只见乾隆脸色时白时红,额角青筋隐现。
颙琰暗自斟酌,要不要寻个由头递上盏参茶,或是装作无意提醒两句。
但又怕触了龙鳞,只得按捺住心思,垂手侍立。
严格说来,福康安算他的人。
当然,只能算半个。
因为福康安始终摇摆不定,从未真正交心。
不过福康安的弟弟福长安,却是和珅一党死忠,明里暗里捧着成亲王永瑆,与他因这储君之位势同水火。
更别提外头那些流言——说福康安、福长安之所以被乾隆唤作“三福儿”、“四福儿”,是因为龙种遗落民间,否则以二人那般德行,怎配得皇阿玛屡赐军权、政权,恩宠不绝?
若不是天幕昭示了他才是未来的帝王,颙琰早已和老师朱珪按照定好的计策,将福家兄弟连根拔起,永绝后患。
皇阿玛总说福康安是八旗楷模,有入关前的勇士之风。
呸!
这话骗骗无知百姓也就罢了,他颙琰岂能不知?
福康安那些所谓的战功,十有八九是杨遇春浴血拼杀而来,最后却被他硬生生夺了去!
也就杨遇春既能打又忠心耿耿,福康安离了他寸步难行,否则依着福康安那睚眦必报的性子,怕是早像对待其他有功之臣一般,既要抢功,又要罗织罪名灭口,免得败露了丑事!
不仅抢手下人战功,还要杀人灭口,恶心!
忒恶心!
简直不似人!
如此阴狠歹毒,简直猪狗不如!
可皇阿玛偏就对他青睐有加,百般纵容。
当年高原一战,福康安擅自更改兵部拟定的行军路线,导致后勤补给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