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哪有那么多的山林给后人分?”
“后世开国之时有四万万人,每人分方寸大小的山林,到手一两棵树,有必要分吗?”
“有的地方人多,有的地方人少,深山老林里有个百余口的人家就算多了,你总不能把人从大城市里往深山老林里迁吧?”
“难道把数片山都分给当地百余口?”
“不患寡而患不均啊……这山林只可能是官家的。”
“三叔公,你怎么懂这么多啊?”半大小子不解的问道。
“嘿,我虽然不识字,但好学,当年洪武爷给咱们分地的时候,我可是缠了宣讲官好几天,天天问人家问题。”
半大小子用树枝戳着蚂蚁洞,眼见着黑压压的蚁群涌出来,像极了蝗灾时的场景,回过神来,好奇的问道:
“人家就不嫌弃您烦,没让人把您打出去?”
三叔公捋着山羊胡,面露追忆之色,他仿佛又看见那个穿褪色蓝布袍的年轻人,在晒谷场用木炭画田亩图,那人的手指冻得跟胡萝卜似的,却把每块地的产量、赋税算得比老账房还明白。
“那位宣讲官是个好官啊,咱叫李木,你爹叫李火,你叫李土,这名字还是人家帮咱们一家取的,你以后有了儿子就叫李金,孙子就叫李水。”
“为什么啊?”
“因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他说这样就寓意着咱们家能一直有香火传下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我孙子的儿子叫什么啊?”
“两个木念林,两个火念炏,两个土念圭,两个金念鍂,两个水念沝。”
“三个木念森,三个火念焱,三个土念垚,三个金念鑫,三个水念淼。”
三叔公轻轻拍着李土的肩膀:“你可要好好记住呦。”
“那要是用到淼了,之后该用啥?”
“他说咱们家要真把这几个字用完,中途也该出个读书人或者有钱人了,到时候就自己取呗。”
三叔公爽朗的笑声响彻树林,半大小子也跟着笑了起来,随后问道:
“这么好的官,现在应该是个大官了吧?”
“应该在北京城里当差吧?”
“咱们家现在富裕了点,要不要提点东西去谢谢人家?”
“都是自己种的,山里的物品,应该算不上行贿吧?”
“他后来……”三叔公的笑声戛然而止,喉结滚了滚,把后半句咽进肚里。
暮色渐浓,山风卷着腐叶在石碑旁打转,小子突然打了个寒颤。
三叔公手作叩门状,轻轻敲在小子额头。
“快赶路,这里当年打仗的时候可死了不少人,晚上闹鬼勒。”
“您可别吓我,天幕说了,鬼神是不存在的,我不怕。”
“那你跑这么快?”
“困了,想回家睡觉了。”
【#日子怎么可能和谁过都是一样#】
【网友感慨:因为老婆的到来,我睡上了干净整洁香香的被子,用上了柔软的纸巾吃到了各种零食水果。
有了浴巾毛巾睡衣家居服,冬天用上毛绒暖和的加绒四件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