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他。”
慈禧一时有些彷徨,却又有些释然。
原以为是团练赢了,没曾想是新军赢了。
“亲爸爸,那把他……”
十六岁的光绪帝,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杀了他,就没人了吗?”
“你真以为是他造反成功吗?”
“你再仔细看这称呼,有临时二字,想来是姓孙的占了南边,打不到这北边来。”
“姓袁的控制北边,来一出挟天子以令诸侯,和他们交涉。”
“保了清室和平退位,又占了正统名分。”
“名他得了,利与权他也得了。”
光绪帝不解:“那为何我大清亡国之后乃至后人新国建立,中间数十年,皆与他无关?”
慈禧嗤笑一声,不知是在笑光绪天真,还是笑那大头无智。
“还能为何?”
“他想当皇帝呗,或许没当几年就被民众撵下台去,后面的事自然就与他无关。”
“啊???”
光绪是真的惊呆了,对后世了解越多,自然知晓那民主共和之思想,多么深入人心。
大头若是不当皇帝,就凭逼大清退位的功劳,姓孙的再恶心他、讨厌他,也得在史书上将他写成数一数二的功臣。
“怎能如此无智?”
“你不也想着从我手里夺权吗?”
光绪连忙跪地叩首请罪,惶恐不安道:“亲爸爸,儿臣年幼无知,可他……如今在朝鲜历练,到大清退位之时,他少说也有四十岁,怎么能……”
慈禧命小李子将光绪帝扶起:“你就这么怕我?”
“你若是拿把刀架我脖颈之上,我倒还高看你两眼。”
“就你现在这么模样,莫说已经死去的曾子城,就连他的弟子——李渐甫,你都斗不过。”
“起来吧,以我的名义,下道旨意给他,夸一夸他,再给他升个官,让他总理朝鲜事务,许他便宜行事。”
大头如今是‘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而慈禧的意思是把‘交涉通商’四字去掉,再许他便宜行事之权。
换言之,朝鲜的事他说了算,可先斩后奏。
不是藩王,胜似藩王,甚至远超藩王,这藩王可不是大清藩王之意,而是汉朝之时的实权藩王。
慈禧又道:“你再私人给他封信件,夸夸他,再命人带些赏赐给他。”
“亲爸爸,可是这样给他名分,就不怕他入关……”
慈禧忍了又忍,连续几次深呼吸,才压住心底的怒意:“你以为不给他名分,他就不入关吗?”
“说不准他现在正在朝鲜整军备战,就等着民间反清复明之人起事,他好带兵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