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处于鄙视链的最底层之一。
与昆仑奴齐名的还有新罗婢、菩萨蛮。
新罗婢即新罗的婢女。
菩萨蛮即中东地区的白人。
能用上这三样的最低标准是得有钱。
这类人,你养些新罗婢、菩萨蛮跳舞伺候,兴致来了行周公之礼,传扬出去是一桩趣事。
但你若是睡女昆仑奴……传出去能被记在史书上让人笑话千年,虽然形容有些夸张,但意思大概是这个意思。
那有没有穷人娶不起媳妇,花点钱娶个女昆仑奴呢?
也没有。
这比娶个人尽可夫的特殊行业从事者更丢人。
但大家也知道,上天关了一扇门的同时,会开一扇窗,昆仑奴在某方面是特别发达,基本人均嫪毐。
那有没有女子找个昆仑奴,不说当夫君,就当个男宠养着,满足自己呢?
也没有。
那个女子敢做这种事,祖坟都要炸,祖宗要从棺材里蹦出来。
养男宠不丢人,但养个昆仑奴的男宠很丢人。
但昆仑奴在华夏没有繁衍生息成一个种族,和以上种种都没有关系!
倒是和我们如今调侃称呼的狗大户祖宗有些关系。
汉朝至隋朝,华夏称他们条枝或条支。
唐朝开始称他们为大食。
元代曾短暂称呼回回。
明朝称天方或天房。
总得来说,就是对如今阿拉伯地区的统称。
最早从非洲地区贩运昆仑奴的就是狗大户。
一般作为贡人或奴隶流入唐朝,多以奴隶为主。
昆仑奴体壮如牛,又能生,生下来的孩子只要不死,长大了也是体壮如牛。
狗大户心想,如果他们自己繁衍生息,我这生意还怎么做?
他们机灵一动,我让他们没办法生孩子不就行了。
于是,他们把昆仑奴阉了。
对人体阉割技术最成熟的是华夏,其他地方大多是赌命。
但狗大户不在乎,非洲那疙瘩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昆仑奴,他们就像地里的韭菜一样,割一茬长一茬。
不说十个成功活下来一个,即便一百个活下来一个也是赚。
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基本算是唐朝达官贵人们的标配。
48年,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塬贾里村出土裴氏小娘子墓。
裴氏小娘子是裴行俭的后人,在其墓中出土了黑奴俑,据考证是僧只奴,也就是北非昆仑奴。】
。。。。。。
评论区:
〖果然还是得走正规渠道购买,包售后。〗
〖几千年了,狗大户商人还是那么靠谱。〗
〖当年欧洲有这想法,现在那有那么多的奎桑提?〗
〖千年卖家跟暴发户就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