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我们已有的一些技术成果,可以向贵方转移……当然,不是免费的。”
走到门口,谢威来了一句。
明知道西工大没钱,谢威还是提出不免费转移技术,让王校长跟叶书记两人脸上神色尴尬,而刘德宝瞬间明白了谢威话里的意思。
谢威的锄头,连中科院都要挥,终究还是没准备放过西工大。
“谈完了?”
“差不多了,剩下的得你们去谈。”
谢威把大概情况跟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张鸣秋,长时间的一起坑人,不用谢威多说,张鸣秋就明白了谢威的意思。
“吴浩文在给吴总介绍详细情况。吴总对动力团队所做的工作很满意,也非常高兴。”
分别时,张鸣秋告诉了谢威关于吴总对学校动力团队的态度。
“他肯定高兴啊,学校团队一直都在用三元流动理论进行涡扇-6的改进工作。”
谢威随口回答,随后就去了动力研究室。
在当初开始搞涡扇发动机时,谢威知道核心机难度更大,加上经费不足,就让负责动力方面的吴文浩带着团队以涡扇-6的技术资料为基础,不急着去提升涡扇-6的性能,而是利用吴仲华主持学习班后无偿赠送给学校的“任意非正交曲线坐标下叶轮机械三元流动计算程序包”,开始从细节上修改涡扇-6的叶轮设计。
以此来解决涡扇-6的稳定性,增加使用寿命。
由于没有微型计算机的辅助,进展很慢。
“你们这方面的工作做得非常不错!虽然进度慢,但是方向是对的,而且这一年多的改进,可以大大地提升涡扇-6的稳定性……我们的核心机可以以你们现在的工作成果为基础……”
谢威刚到,吴老就兴奋地告诉他。
“吴总,这段时间麻烦您先为设计团队培训相关的理论知识,我们会尽快催促国防科大把银河一号送过来,另外,等黄先生到了,学校电子工程跟计算机会加快高性能微机的研制。”
“好!好,你有事就先去忙,我先在这边继续熟悉情况。”
于是,吴老到了哈工大,仅仅休息了不到6个小时,从进入动力研究室后,就开始投入了哈工大涡扇发动机的研究工作中。
“这下不担心人会离开了。”
谢威很满意。
当即把吴浩文叫到了外面,“吴教授,后面辛苦您了,管理方面的工作……”
“谢威啊,你这太客气了,都是为国家工作!”
吴浩文没有因为谢威让他从技术负责转向管理方面的工作就生气,“之前我本来就不熟悉涡扇发动机,也是学校抽调不出人,我才担起来。现在有吴教授这样的行业泰斗主持工作,我身上的压力顿时就轻松多了。”
他说的是真心话。
在之前学校调他这个原本搞火箭发动机的人来主持涡扇发动机的工作,就让他感觉到压力很大;在听到十号工程启动,先期准备以涡扇-10作为发动机,甚至以歼-7为基础,准备出口的超-7,也是以涡扇-6为基础,他本就大的压力陡然增加。
国家众多的战机项目,都因为配套发动机跟不上,研究进度迟缓。
如此压力,真不应该他一个搞火箭发动机的人来承受的。
“……”
谢威没想到吴浩文是这样的心态,亏得他还担心吴教授有些失落。
突然,谢威意识到一个问题:好像国内搞航空航天发动机的吴姓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