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威没好气地说道。
“额……”
李瑞顿时无语了。
“在装甲兵学院搞这个,跟在我们学校搞这个没啥区别,而且,我们完全可以跟装甲兵学院合作啊……如果学校不设置相关专业,直接给他们提供经费就好了。”
谢威不负责任地说道。
“这怎么行!咱们出钱了,技术可以共享,学校不能不培养人才啊!连个完整的坦克都无法设计,咱们还怎么好意思说成为国内第一军工院校?成为军工界人才培养的扛把子?”
李瑞不乐意了。
学校出钱了,技术可以共享,人得留下,有了人,就能持续不断地培养人才。
“你放心,我来想办法……咱们去找下一个,这个曹贺全,不会也很难搞到我们学校吧?”
无论是8000万刀,还是跟巴基斯坦合作搞三代坦克,都能让装甲兵工程学校让步了。
李校长觉得,大不了多跟装甲兵工程学校的领导喝几顿酒,实在不行,就喝到进医院的那种。
要是还不行……
自己未来的工作岗位,可以给他们透露一下的。
“那不至于。”
谢威给出来的名单里,最难搞定的就是前两个,搞防护装甲的曹贺全,反而是最容易的。
出生于45年的曹贺全,69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原唐山铁道学院),70~74年在大连从事铁路装卸机械的设计、生产工作,然后调入五机部52研究所从事机械设计工作。
“你在开玩笑?我们跑这么远,你就为了找个搞机械设计的?”
当到了内蒙金属材料研究所,了解到情况后,李瑞怒了。
机械设计啊!
那是哈工大的王牌专业!
即使学校自己培养的机械设计人员不行,学校的老师跟教授呢?
“那又如何?虽然他是搞机械设计的,你可别忘了,52所主要研究坦克装甲材料,了解国内所有的装甲材料,拥有丰富的设计经验……他设计的都是跟装甲相关的!”
谢威其实也没想到。
他只知道这位是中国兵器首席专家,哪里想到现在他还没有开始从事装甲防护材料的研究工作?
历史证明,这是大拿。
85年就搞出了国内第一代可用于实战的反应装甲,并且跟国际同类水平不相上下!
现在已经是80年了。
这么短时间就搞定的,不是大佬是什么?
“谢威,这可不能开玩笑!”
“你觉得我是开玩笑?学校一堆事呢!你以为谁都像你,整天没事瞎逛?”
谢威肯定不会承认自己失误了。
“再说了,还有几个人在617,咱们不来内蒙也搞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