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做好接收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准备。”
“啊?”
张鸣秋更是愕然。
学校准备接收巴基斯坦留学生?
“你不是不同意出口技术给他们?”
“不同意,是为了更大的收益,只要他们给的钱够多,咱们为什么不能出口?火箭筒又不是什么核心技术。再说了,他们没有玻璃纤维以及高能炸药的生产技术……为了配套,不得花更多钱从国内引进?至于高能炸药什么的,这需要更多配套,他们建设起来也困难,咱们可以出口……”
“……”
张鸣秋瞪大了眼睛看着谢威。
敢情,这小子早就把刀子磨得锋利无比,就等巴基斯坦送上门来了?
“对了,学校要做好准备,既然他们安排留学生是来学习的,就得考虑各种成本,国家补贴给大学生,是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帮国外培养人才,得他们给钱。”
谢威提醒着张鸣秋。
他目前的身份,即使提出来让留学生交学费生活费,都不会有领导重视。
他可不希望从一开始,国外派出留学生,不仅免费,还能领取补贴。
一切,都要成本的。
“那是肯定的啊!咱们学校日子也不好过。”
张鸣秋一脸坚决地说道。
只有学校占别人便宜的,可没有别人占学校便宜的。
国际友人也不行!
“晚点时间,江北厂那边应该会来找您,只要签了合同,就让他们先不急着离开,等巴基斯坦人到了后,让他们介绍生产……”
“啊?”
怎么又回到江北机械厂了?
招待所。
小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宁俊涛、田贵荣等人都是愁眉不展,不停地抽烟。
几人讨论的时间不短了。
可谁嫌学校的条件太过苛刻,同样,谁都没有提出就此不合作。
“唉~”
宁俊涛叹了口气,脸上满是无奈,“咱们不能放弃这次合作,哪怕是5000具火箭筒,也能让厂里生产几个月……”
“厂长,咱们就只带了200万啊。”
马原内心很难接受。
可想到张鸣秋的态度,也知道不接受都不行。
江北厂不合作,有的是厂合作。
从十多年前开始,国内的火箭筒生产厂都在全力生产火箭筒,库存怕是打一次世界大战都还有剩余。
56式40火、69式40火、70式62毫米反坦克火箭筒等,这些都是用于提升步兵火力的,满负荷生产了十多年后,库房都堆不下了。
现在这些火箭筒已经落后了。
生产,自然就被削减到了极致。
除非能有出口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