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道:“公子这个想法是好的,毕竟那些粮商不是泥捏的,公子这一举动实在是侵害了他们的利益,平时这笔钱是他们赚的,现在县衙赚了他们就没得赚了,又是公子开的这个头,他们肯定是心中不乐意的。”
“只不过大家都不愿意在这紧急情况下和官府作对,但要是天花没了,他们自然有精力考虑自己的利益问题,有些人家就是靠这个赚钱生活呢?公子这一下子让他们没得赚,他们怕是要狗急跳墙。”
“这些人在朝廷中也是有自己人的,把公子彻底拉下来不切实际,但是弹劾一下公子是没有问题的,虽然对公子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是难免会给朝中大臣留下公子好大喜功的印象,再加上官员参与商事,给人的印象就更不好的朝廷中那些大官都没敢做这事儿呢。”
护卫是真心实意在劝说周琛,周琛有时候干的事情在他们看来,确实有些离经叛道。
不仅有才胆子还很大,这样的人做事总归是有些冒进的。
再一个就是每年朝廷会录取那么多学子,考上进士的人不在少数,周琛要是不冒进,怎么可能有今天这份成就有这个地位呢?
能考上进士的学子不仅聪明办事能力都不在话下。
在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神童。
能考上进士证明都不是笨蛋,想要在这么多聪明人中脱颖而出,在官场上有所作为每个人都是绞尽脑汁但精竭虑。
因为只要脱颖而出,让朝廷中的大臣和皇上看到了将会少走很多弯路,甚至别人几十年的奋斗,自己只用几年时间就能完成。
不过大多数人不会选择这样的方式来获取成果,这是把自己的路走牛仔了,甚至于对未来有很大影响。
别人需要一辈子才能做成的事,自己却几年就办到了,这不是能力反而是急功近利,把自己的前途断绝了。
但是机会只有那么多,大家肯定是想抓住机会一飞冲天的。
这才是那些和周琛同年甚至早几年出世,但没有周琛厉害的那些官员真实心理。
他们一边嫉妒周琛,一边又看不上周琛。
毕竟周琛走到今天,凭借的并不是切实办事,而是讨好皇帝或者只是嘴皮子上的功夫出一些计策罢了。
在一些人看来,这只是纸上谈兵,空口白牙并不是真凭实力。
想要当宰相就要入内阁,想要入内阁就需要自身有切实的功绩。
而内阁那些大臣哪一个不是在地方上历练了无数年,现在已经是中年才进去的。
周琛缺的就是地方上历练的经验。
以及被人认可的功劳。
而现在周琛就在地方上,他只要在地方上干一些实事,被朝廷中那些人认可回到京城之后就能够进入内阁。
以后就可以往宰相的位置上努力了。
但是想要功劳却不能做一些特立独行的事情,而是要切实做出对百姓有利的事情。
现在周琛在县衙旁边开铺子,这事儿就会惹人非。
在这关键时刻,世纪从全开这样一个铺子倒没什么一些懂得变通的人是能够理解的。
但总有一些不懂变通,只遵守教条的人是绝对看不上这样的手段的。
护卫们愿意跟在周琛身边说是跟着,其实是追随自然是自己追随的主子,他们自然希望周琛能够我混得更好。
周琛混得好了,他们这些人的日子才更好过,他们这份职业也才能长久稳定的干下去。
跟着同一个主子干的时间久了才能够有机会受重用,才能赚更多银子。
所以他们是真心不想让周琛犯这种连他们这些官场外的人都知道的忌讳,连他们都知道可见这事儿是这种人都规定不能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