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宁和蔼地对她笑笑,很是喜欢这个女孩儿:“谢谢你见荷,刚刚你们聊天阿姨不小心听到了,谢谢你邀请小威一起去看演唱会,我们小威还没看过演唱会呢,你们一起好好玩一下啊。”
“妈,我不用”王若威话还没说完,又被李见荷无情地打断了。
“好的阿姨!你放心吧!我们肯定玩得开开心心地回来。”她与薛宁对视笑着,眼神中交换着共同的默契。
李见荷告别离开后,薛宁握着王若威的手,一下又一下地拍抚着:“妈妈都听外婆说了,知道这段时间你吃了很多苦,四处打工。”
她笑着刮了一下他的鼻子,眼泪却一直不停地涌出:“哎哟,我们小威已经是家里的顶梁柱了。妈妈其实还有些存款,你爸他的保险理赔也会很快打过来,这t?是他唯一能留给咱们娘俩的东西了。”
王若威看着她,过往的委屈全都涌上心头,那个他称之为父亲的男人,真的就这样走了吗,来不及追究怨恨,也来不及好好告别。
“小威,那个女孩说的对,妈妈还不想要你变成大人,我只想你能做我的小孩,快乐的小孩。从今以后这个家只有我们俩了,你不用再担心我,也不用再担心钱的事,和朋友们好好地去玩一次吧。”
“妈妈。”母子两人紧紧相拥,王若威感受到了久违的安心。
而约定的那一天也很快如期而至。
2014年4月19日,周六,天气晴。
看到李见荷身后跟来的另一个男生,杨成生平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作晴天霹雳。
“这是高二3班的学长王若威。”李见荷介绍道。
“不是说好我保护你们的吗?!”杨成愤愤不平。
田恬打圆场道:“多一个人多一重保护嘛!嘿嘿。”
李见荷有些无语,怎么男生都这么执着于保护别人呢,他们难道不清楚这个世界上80%以上的危险都是由男人造成的吗。
王若威有些拘谨地打了招呼,田恬则更加开心了,因为有陌生帅哥的加入。
四个少年背着双肩包,每人都怀揣着家长给的一千来块“巨款”,在站台上东张西望,仿佛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落在旁人眼里,是令人生羡的年轻。
列车进站,呼啸而过,却精准地停在她们等候的车厢号码前面,很是新奇。踏进车厢,寻找座位,放置行囊。这是她们第一次坐高铁,彼时她们还不知道,这每一个步骤今后都会如家常便饭一般进入她们的生活和工作。
只是此刻,一切都还保留着最初的乐趣。
车门合上的刹那,她们心底都有一种隐秘的兴奋,是即将要见到偶像的眩晕,是第一次独自出远门的忐忑,是对海上繁华的不可想象,也是青春期的男男女女们坐在一起时的心猿意马。
沿途穿越了不知道多少段漆黑的隧道,李见荷迷糊睡去,靠倒在王若威的肩上,他一动未动。再醒时是由于驶离隧洞后的漫长光亮,她睁开眼,窗外的景象已经变得平坦开阔。
他们第一次离开满是山峦和丘陵的故乡,来到了靠海的城市,大陆的另一端。
在一列名为生活的火车上,他们宛如过客,一同欣赏一段风景。
尽管列车终会到站。
尽管这旅程如露亦如电。
然而,然而。
第17章记忆中的那道光芒
上海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啊。十五岁的李见荷止不住地感叹。
她们下了高铁,打车去往预订的酒店,路过外滩时,成簇的鲜花连绵不绝。不同于小城市粗糙的绿化,这里宛如一个精心装点的橱窗,所有植物都很鲜明地描绘着属于大都市的春天。
相继经过万国建筑群、外白渡桥、兰心大剧院和武康大楼,穿越在街头巷尾,几人目不暇接,心生雀跃,历史的痕迹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又及其恰当地保留了一份市井的韵味,真真当之不愧的“魔都”啊。
摩登至极的城市。
李见荷挤在王若威和田恬中间,但丝毫不影响她左右张望沿途风景,杨成则在前座表情不悦地透过后视镜观察着后面的情况,还在为突然加入他们小团体的“不速之客”生闷气。
王若威用余光看李见荷,心里琢磨着她为什么要带自己来,为什么是自己。加上第一次来到这样的大都市,他有些无所适从,这个城市太美,繁荣得像另一个世界,无论是车水马龙还是如织的行人,大家好像都有目标,都有去处。
“你们第一次来上海哇?”出租车司机是一位四十岁模样的阿姨,而在桦城,就连女司机都很少见。
“对呀阿姨,上海有什么好吃的推荐吗?”田恬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那你们这些小孩子蛮厉害的,自己跑这么远。你们住的那边有一条小吃街,都蛮地道的,等一下我指给你们哦。”
“好嘞!谢谢阿姨!”
几人七嘴八舌地与司机阿姨攀谈起来,原来在上海,女性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都是很稀疏平常的事。听着阿姨自豪地介绍起她的姐妹们,李见荷的眼里忽然有了一些特别的光亮。
到酒店时,已是下午1点。
办好入住,李见荷将房卡递给杨成:“你和王若威住一间,我和田恬住一间,咱们回去休息一下,15分钟后在大堂碰头去吃点东西,然后再到处逛逛,怎么样?就这么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