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看易年,而是抬头看向了天。
眼中满是思索神色。
老和尚看着天。
易年等着,七夏陪着。
不知过了多久。
可能是一瞬间,也可能是很久。
老和尚有了动作。
将佛珠挂在了脖子上,轻轻理了理袈裟。
又是长长出了口气,开口说道:
“或许,都是天意吧。”
易年不知道老和尚说的什么意思,开口问道:
“晚辈愚钝,不知大师所说天意何解,还请指点。”
老和尚听着,摇了摇头。
“天意便是天意,等明白的时候,自然就明白了,别人解释不了。不过小施主竟然知我净竹寺两大功法,那贫僧也省些力气,方才所托之事,还请小施主上心。”
找人,传书。
但易年听后,却摇了摇头。
因为他不想骗老和尚。
这件事,早就做过了。
“大师,我不是修佛之人,这两本书在我手里只会蒙尘,当初也未曾想过会有见到大师的一天,所以前些日子擅自做主,已经把书送人了。”
“何人?”
老和尚问着,有些惊讶。
“一个修佛的小和尚。”
“他怎么样?”
“心地善良,一心向佛,年纪轻轻已经修出了佛相金身,前段时间刚刚分别,去渡人了。”
“叫什么?”
“仓嘉。”
易年一一作答。
“仓嘉,仓嘉…好,好啊…”
老和尚一边念着名字,一边说好。
脸上的笑容中,还带着几分释然。
易年不清楚,是名字好,还是别的什么好。
“大师,当初事出紧急,许多人急着救命,晚辈又见仓嘉是修佛之人,便把净竹秘法相传,未经许可之罪,还请大师见谅。”
老和尚听着,挥了挥手。
“本就是救人的东西,能救人便好,哪有敝帚自珍之理,小施主宅心仁厚又慷慨大方,怎么会有罪责,只是没想到今日所托之事,小施主很早以前便帮贫僧办好了,看来,都是天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