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航行之后。
华夏势力触角终于延伸到了中西之地和北西洲。
这是宇文衍雄心壮志下的最后一块心病。
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
踩在所谓“黑暗中世纪”的历史节点。
他要是不做点什么,就真该反手给自己几个耳光。
让后世子孙痛骂“老祖宗不干正事”了!
“士元,天文地理馆以后怕是要起飞啊。”
“陛下,这是有好事?”
听到皇帝如此一说,刘焯当即眸眼一亮,热切之情跃然脸上。
“首次殿试榜眼石彤,精通算术,这几年跟着你进步神速吧?”
“嘿嘿,这小子简直就是为航海而生。”
“航行种种一点就通,还能举一反三。”
“谢陛下慧眼识珠,天文地理馆后继有人了。”
说起皇帝钦点的这位榜眼,刘焯眸中全是满意之色。
出身怀朔边镇的石彤。
别说海洋了,就是大江大河都没见过。
但他首次出海就表现出极强的适应能力。
不但没有出现晕船、重心不稳的情况。
反而如履平地,心旷神怡,很是享受破浪前行,遨游大海的感觉。
对于过洋牵星术和六分仪的运用也是上手极快。
一个月后便已经炉火纯青,驾轻就熟。
对于海象观测也有着极其敏锐的感知能力。
虚心向经验老道的水手请教,自行归纳总结。
并在航行中进行大胆运用创新,验证了多项实际有效的观测方法。
刘焯喜出望外,对其刮目相看。
另外。
经过无数次的观测运算,他还总结出了经纬度计算公式。
大大提升了远洋海船航向的判定效率和精度。
一趟环球航行下来。
刘焯便收获了一个天赋满满,经验丰富的年轻航海家。
“哈哈,石头果真没让朕丢脸,好样的。”
“前年殿试,朕钦点了一个旷世奇才为状元。”
“天文算术方面的天赋或许还在你和石彤之上……”
“陛下,难道是袁天罡?”
“如何?”
“朕已经让其进天文地理馆,还没来得及向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