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往河州的这支曳落河骑兵的统领是曳落河左营统帅陆曳辇。
他是契丹人。
其实真正的全名叫做曳辇贺鲁。
贺鲁是他的姓氏,曳辇的意思是牵引帝王座驾,是说他家族的来历,原本他们这一个家族的人,是帝王身前的勇士,是可以帮帝王牵引座驾的护卫。
接到十万火急的军情和命令,让他率领左营两千骑兵折往河州之时,他和这两千曳落河一点抗拒的心理都没有。
风餐露宿对于他们而言本身就是常态,他们本身就是生活在马背上的人。
哪怕前往河州已经脱离了他们的补给线路,但他们的辅军带着不少粮草,他们平时也习惯以战养战,在行军的过程中不断自行补给。
而且曳落河攻击这种城池所获得的战获,可以当成奖赏自行处理。
所以他们很喜欢打仗。
尤其和大唐的边军交手过后,他们已经确定一点,放眼整个大唐,所有的骑军在他们的面前都是垃圾。
他们渴望通过一场场的胜利来积累财富,来积累自己的威名。
长安的才子们津津乐道的是自己睡过多少个花魁,而他们这些人,则幻想着重现祖上的荣光,他们希望很多年后,可以告诉自己的子孙后代,或者告诉自己的部下,自己曾经打败过多少大唐的军队,攻陷过多少城池。
陆曳辇和他的部下唯一的不满,就是赶得有点急,要在五天之内赶到河州,那几乎就是算死了他们每日都要行军在百里左右。
就是每日都是急行军,不给他们放松劫掠的时间了。
因为和吐蕃的关系已经彻底改善,大夏河一带的防卫已经随着大量边军的撤离而变得十分松懈,当寒冷的风卷着沙砾打在他们的盔甲上,河州低矮的城墙已经在地平线上浮现时,陆曳河抬手示意全军缓速,他身后的战马同时收蹄,在河谷之中只扬起一片轻微的尘土。
“唐人的烽燧还没燃起来。”他身旁的副将骨咄禄·沙钵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的牙齿,“他们的斥候比羊圈里的牲口还迟钝。”
骨咄禄·沙钵在松漠都督府用的名字是胡沙波,胡沙波这个名字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含义,只是会让唐人叫喊起来比较习惯。
哪怕是在羁縻州,唐人权贵对于一些叫起来不符合他们习惯的胡人名字,依旧有着天生的不喜。
为了方便办事和不引起有些贵人的讨厌,很多被唐人称为“杂胡”的异族人,都会起一个听上去像是唐人的名字。
骨咄禄·沙钵是突厥和回鹘混血,“骨咄禄”意为“幸运、福气”,“沙钵”源自突厥官号“设”的变音,他的父辈也曾经是突厥的将领,拥有赫赫战功。
骨咄禄·沙钵现在三十五岁,体格十分魁梧,哪怕经过连日的急行军,他的声音里也只有不屑和兴奋,没有丝毫的疲惫。
他的身边挂着两把弯刀,其中一把是特制的长弯刀,还有一把就是他父亲传给他的突厥弯刀。
陆曳辇没有搭话。
他解下皮囊灌了一口马奶酒。
喉结滚动间,酒液混着嘴角未擦净的血渍渗入胡须。
这个皮囊就来自于河州的一名唐军斥候,在半个时辰之前,被他的斥候所生擒。
这名唐军斥候的嘴巴很牢,再怎么折磨都不透露河州城内的信息,但这名斥候被他们杀了之后到现在,河州还没有烽燧燃起,这就已经说明河州的守军十分懈怠,压根没有想到这时候会遭遇一支强大骑军的突袭。
喝完皮囊里最后这口马奶酒,陆曳辇狠狠地将皮囊砸向地面,“铁乐带五百人截西门,史赫那解决掉东面的箭军,其余人跟着我冲破北墙,直接杀进去。日落之前,我们在刺史府里喝热酒!”
河州守军发现分成三股的骑兵荡起冲天的烟尘时,重骑特有的那种嚣张的气势和马蹄敲击地面带来的震动让他们瞬间骇然变色。
等看清这些骑兵身上的甲胄,联想到他们是什么骑兵时,哪怕河州城内有着四千多的守军,城中的将领也根本想不出要以什么战法来应对。
东门和西门的床子弩还在调教,陆曳辇的主军却已经先行一步化为铁流涌到北墙。
北墙上方的箭手拼命拉弓射箭,但他们的箭矢落在曳落河的盔甲上,只能徒劳的溅起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