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会告诉他,他还太嫩!真正掌控这个国家舆论权利的,不是官方,也不是民众,而是他们这些人!
一天过去。
王庸编纂委员会仍旧毫无消息,相反微博上倒是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跳出来,声称王庸邀请了他们,但是被他们拒绝了。
他们不想跟一个没有私德的人共事。
无形中坐实了传言,王庸似乎真的在个人品德方面有大问题。
原本摇摆不定的网友,此刻都忍不住倾向于了周道鲤等人一方。
就连顾衷德都打过电话来,担忧的询问王庸怎么了,实在不行,他可以拉下这张老脸替王庸说和说和。
只是顾衷德的提议当场就被王庸拒绝。
投降?可从来不是王庸的风格。
谁能笑到最后,马上就可以见分晓!
翌日。
又是一天过去,许多人都对王庸丧失了信心,认为《国学正典》肯定要流产了。组织不起人手,拿什么编纂?
没有人知道,此刻在燕京机场,王庸跟秦铮、顾衷德三人,正在等待接机。
秦铮倒是还好,一直保持着冷静,一句话不说。
顾衷德却是从一来机场,就在不断问王庸,到底要接谁。
“臭小子,你就直接告诉我谜底有那么难吗?非得让我猜?国内一流的国学大师都明确拒绝了你,二线的学者倒是还有几个,可昨晚也都发表微博说不会参与你的编纂工程。我实在想不出还有谁会在这个关口雪中送炭了。”顾衷德抱怨道。
王庸微微一笑:“顾爷爷,您看着就是,反正绝对不会让您失望。我只能跟您透露一点:来人不是二线,也不是一线。”
“什么?一、二线都不是?那只能是三线学者了。我带过的几个学生都是三线,你早说,何必费这劲,我直接把我学生带过来就完了!”顾衷德叹息道。
心中也是有点心疼王庸。
这小子太倔强了,跟他爷爷王鸿瑾一模一样。明明这件事情只要低个头,就有机会化解的。可他偏偏不低头,最终只能沦落到邀请三线学者的地步。
三线学者固然可用,但是会大大降低《国学正典》这本书的权威性的。
一群一线学者编纂出来的书,跟三线学者编纂出来的,能一样吗?
就好比好莱坞大制作电影跟国产的手撕鬼子片,观众们会选择收看哪一个?
答案不言自明,想都不用想。
顾衷德正感叹着,却听到机场广播声音响起:“接机的朋友请注意,由江户飞往燕京的xx航班已经抵达,谢谢。”
王庸眼中闪过一抹笑意,身体往前靠了一靠。
来了!
第一千零六章 超级阵容
十分钟后,只见络绎不绝的人群从安全通道中走出。
早就等候在旁边的接机亲朋,纷纷上前拥抱自己的朋友跟亲人。
只有王庸,始终站在原地无动于衷。
顾衷德有点崩溃了:“这一批旅客分别是从海南跟蓉城过来的,难道还没有我们要接的人吗?”
王庸摇摇头:“没有。我们要接的人不在这个方向出来。”
“那从什么方向?国内航班只有这个通道口啊?”顾衷德一愣。
王庸没回答,而是看着远处另一条国际航班通道口,笑起来。
“从那里!”
王庸朝着走在最前面的一行人一指,然后快步迎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