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氛围都烘托到了这种地步了,他们又能说什么呢?
总不能站起来说我并不高尚,其实我和后面大臣一样都想要贪赃枉法、尸位素餐,只是碍于陛下您的扒皮实草的政策,才只得伪装成一名好官吧……
毛骧也注意到了一些不善的目光,不过他并不在意。
陛下希望他自绝于群臣,他就自绝于群臣,群臣在愤怒,也不能怎么样他,他和他家族的未来只在陛下一人手中。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啊?”
这时,已经沉默了好一会的朱元璋,才问道。
早已被堵在了墙角的群臣们,只得山呼——
“陛下圣明!”
……
永乐时期。
对于天幕这种东西,朱棣也是每日都看,特别是和自己家人们一起看。
他注意到了一个关键的信息。
朱由校。
天幕刚刚提到崇祯的皇嫂时,说她是其皇兄朱由校的皇后。
这也就是说,这个崇祯是藩王登基,兄终弟及。
“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
朱棣开始掰着手指头数了起来。
自己的儿子是朱高炽是高字辈。
孙子朱瞻基是瞻字辈。
至于祁字辈他目前还没有见到。
平均一代二十年来算的话……
“两百年,加上父皇他老人家在位的三十五年,还有朕的。”
“也就是说,我大明朝国祚,估摸着能有个二百五六十年?”
至于极端情况,朱棣没有考虑,毕竟他们获得的信息不多,也只能大致算算。
“父皇,迁都北京的事,是否有待商榷……”
比起这个,更加务实的太子朱高炽,则是提及了这个问题。
比起北京,实际上朱高炽更喜欢南京。
老爷子一心想要到北方去,耗费钱粮不说,这天幕中大明在后来,更是被人一天攻破了北京城。
朱高炽觉得,在南京,想来再怎么的,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也能划江而治。
“嗯?”
瞪了一眼朱高炽,不喜欢儿子拆老子台的朱棣,说道:
“怕什么?”
“天幕不是说了,是那女真人干的。”
“你爹我明年一开春,就先征蒙古,回来的路上顺道再征个女真,把这些问题全都给我的这位九世孙小崇祯全都解决喽,留给他一个安稳富裕的大明。”
朱棣的语气很是轻松,像是并不把自己在蒙古的对手们当回事。
不过,朱高炽确是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欲言又止。